记者 徐康亮 摄影 包健 通讯员 李玥珺 沃思炀
壶源溪畔微风习习,文化礼堂前人声鼎沸。8月30日晚,常安镇安禾村以一场自编自导、充满乡土气息与红色温度的文艺村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没有华丽的明星阵容,没有炫目的舞台技术,但这里有最动人的歌声、最亲切的舞姿……
人文安禾,红色根脉在此延续
晚会在铿锵激昂的大鼓表演《精忠报国》中拉开序幕。村民手持鼓槌,击出震撼人心的节奏,仿佛把观众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年代。村党委书记颜红刚在致辞中动情地说:“八十年前,先辈们用血肉之躯守护家国;八十年后,我们以文化为桥,传承精神、共创未来。”
安禾是一片被红色文化浸润的土地。近年来,该村坚持“以文润村、以文促旅、以文惠民”,不仅获评“浙江省人文乡村”,还凭借蚌潭坝“出圈”,成为周边地区小有名气的文旅打卡地。从文化礼堂多样的文化活动,到数字乡村的智慧治理,安禾村正以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乡土节目,演绎新时代乡村别样风情
整场村晚分为“人文乡韵 和美安禾”和“红色传承 共富前行”两大篇章,节目类型丰富、编排巧妙,既有老一辈的匠心传承,也有青年人的创新表达,更有一家三代同台演绎的温暖画面,是安禾文化传承的生动缩影。
时装秀《战马》用皮革与铠甲元素展现力量与美学;越剧《十八相送》韵味悠长,勾起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情景剧《文明办席情更浓》以幽默方式倡导新风,引得台下笑声不断;交谊舞《伦巴》韵律动感、热情似火;舞蹈《逆流成河》+《这条街》青春活力,激情飞扬;旗袍秀《搀扶》则温柔诠释了中式浪漫与陪伴之美;舞蹈《绣红旗》再现了英雄儿女坚守信仰、无畏牺牲的感人场景;42式太极拳秀,从容舒展、轻灵沉稳;古筝笛子器乐合奏《扬鞭催马运粮忙》节奏欢快、情感热烈;女声独唱《幸福中国一起走》歌声嘹亮、深情表达;舞蹈《共富果》则以饱满的肢体语言表达出乡村振兴、携手致富的喜悦。压轴节目《富春山居》更是将晚会推向高潮。舞者身着青绿水墨风服装和美轮美奂的道具,以古典舞步演绎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水,仿佛一幅流动的宋韵长卷,引人入胜。
“村晚”舞台,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这是一场生动精彩的文艺汇演,也是借文化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我们不仅要铭记安禾村祖祖辈辈的光辉历史,也要让游客在山水之间感受千年文脉。” 区级文化特派员、区图书馆工作人员沃思炀表示,既有抗战精神的宏大叙事,也有村民日常的细腻表达,让这台村晚更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未来,他将继续依托文化特派员制度,全力协助支持安禾村深挖红色资源、擦亮文化品牌、壮大共富产业,依托壶源溪这条共富带,推动“文化+旅游+农业”深度融合,让更多村民端上“文化碗”,吃上“旅游饭”。
晚会虽已落幕,但安禾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这片人文与山水相融的土地上,一场关乎传承、发展与共富的乡村实践,正悄然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