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晓鹏 通讯员 严岑茜
为深化富阳思政教育改革,8月26日,2025年富阳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阳陂湖研学中心举行。
现场公布18节“行走的思政课”
推进会伊始,富阳区“五老宣讲团”成员赵义国联合“富春红心”宣讲团优秀成员、富阳中学汪咏兴同学和富春七小骆怡静同学声情并茂地带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主题宣讲,深深感染了与会的每一个人,为整场活动注入了厚重的家国情怀与昂扬的精神力量。
近年来,富阳立足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特有基因,以丰富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载体,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富阳范式。2025年,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联合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富阳博物馆、杭州陶行知研究馆、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红色研学中心、光大环境能源、杭州阳陂湖研学中心7个校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了18节大中小学全学段校外思政教育实践课程。
推进会现场,公布了2025年富阳区“行走的思政课”校外实践课程清单,为授课教师代表颁发证书。富春六小教师缪笑波、杭州银湖实验中学教师方翔和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赵海颖作为授课教师代表,分别作《山河不屈:心怀抗战精神前行》《千年古湖重生记——探寻城市发展的“绿色密码”》《砺炼“接棒肩”——传承精神担未来》“行走的思政课”微课展示分享。
在富阳思政教育发展过程中,富春红心“五老宣讲团”一直用亲身经历和深厚情怀为全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添砖加瓦。现场公布了2025年“五老宣讲团”课程清单,少先队员代表为宣讲团成员佩戴红领巾,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为宣讲团成员颁发宣讲包。
今年是富阳深入推进开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3周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围绕思政教育常态化工作建设、思政队伍建设、思政课程建设、思政教育创新特色建设四部分共12条具体内容作《2025年富阳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解读,为各单位明确方向,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
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跃升
目前,富阳已构建起“政府主导、高校引领、中小学联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协同机制,并以“资源整合、课程贯通、实践育人”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与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在富高校的战略合作,推动思政教育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跃升。
在机制创新方面,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阳陂湖小学共建“校级统筹—院级指导—年级协同—班级落实”的闭环式四级管理机制,通过每月联席会议、季度课程研讨、年度成果展示等制度安排,实现从顶层设计到班级落地的全链条贯通。双方联合开发的《中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课程,形成“大学理论支撑+中小学实践转化”的育人范式。
在实践育人层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牵头富阳21所中小学校成立“富春思政教育实践联盟”,依托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阳陂湖研学中心、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研学基地等地域资源,构建“红色研学+职业体验+劳动教育”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今年已指导开发校外思政实践课程30余节,组织“大中小学生探访大运河”“青少年职业启蒙日”“大手拉小手”等主题实践活动40余场。
站在新的起点,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单位要聚焦“立德树人”,筑牢思政教育“压舱石”;聚焦“重点任务”,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聚焦“协同配合”,凝聚全员育人强大合力,推动思政教育再上新台阶,为富阳高水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