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康亮 章成 包健 通讯员 李玥珺 沃思炀
8月28日上午,常安镇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一门十二进士”探秘之旅人才研学活动。来自富阳的10余组人才家庭一同走进浙江省人文乡村——安禾村,开启一段沉浸式国学文化体验之旅,感受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清廉家风。
萌娃化身“小书童”,跟着“公清宰相”游常安
上午8:30,家长带着孩子陆续抵达安禾村家风馆。换上“小书童”服饰,戴上小方巾,衣袂飘飘,孩子们仿佛穿越回了南宋时代。“欢迎来到我的家乡安禾村。”在“公清宰相”李宗勉(区级文化特派员、区图书馆工作人员沃思炀扮演)引导下,孩子们认真学习古代揖让之礼,弯腰、拱手、行礼,一举一动间尽显传统礼仪风范。
常安镇安禾村历史悠久、文脉兴盛,家风文化沉淀深厚,自古有着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在安禾村家风馆内,一个个“最美家训”、一段段家风故事静静陈列,讲述着这里“耕读传家、清廉守正”的文化基因。“安禾好家风,永安山下传。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在安禾村文化员颜红霞动人的《我的安禾我的家》歌声中,家风教育的种子在这一刻悄然种下。
随后,大家移步至古城李氏宗祠。在这里,“李宗勉”娓娓道来其先祖“清节之士”李鞉与自己的生平事迹。孩子们听得入神,对眼前这位刚正不阿、清廉为官的南宋名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投壶游戏环节。仿照古代乡试、会试、殿试的设置,孩子们依次尝试,每中一筹,便欢呼雀跃。不少家长也忍不住加入其中,亲子同乐,现场气氛热烈。
走出古城李氏宗祠,大家沿着“进士路”漫步至公清亭。一路上“李宗勉”为大家讲述古代科举制度,以及李氏“一门十二进士”的家族传奇故事。什么是“八字台门”?壶源溪第一渡在哪里?一个个历史谜题被一一揭开,孩子们一边听讲,一边四处张望,试图在这片土地上寻找历史的痕迹。
让更多人在戏水之余,感受人文乡村独特魅力
此次人才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位于壶源溪畔的“沧洲书苑”。
据史料记载,两宋时期的“沧洲书院”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公清宰相”李宗勉就曾在书院求学。如今,“沧洲书苑”已成为新一代村民的精神家园。在书香与茶香、咖啡香交织中,孩子们在这里感受着深厚的人文气息。来自常安镇妇联的代表还向家长和孩子们赠送了蒙曼老师的《寸草春晖》,让大家在阅读中感受传统家学、家教、家风中蕴含着的超越时代的智慧和力量。
更令大家惊喜的是,沧洲村的老油漆匠倪生良带来了从壶源溪里找来的石头,教大家绘制油漆画。很快,一双双小手执笔蘸彩,在石面上勾勒出溪流、山川、草木的图案,让非遗技艺在体验中得以传承。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孩子们依依不舍地脱下“小书童”服饰,带走了满满的知识与回忆。来自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徐何江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带女儿来常安研学,就被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吸引。“不仅让孩子学习了历史知识,更在体验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非常有意义。”
本次活动由常安镇安禾村、沧洲村与区级文化特派员精心策划,旨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研学方式,让青少年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既弘扬了优良家风,也传承了地方文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未来,常安镇将继续深化人文乡村建设,推出更多“文化+旅游+教育”的优质研学项目,让更多亲子家庭在体验壶源溪夏日戏水乐趣的同时,走进村里感受人文乡村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