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伟兵
灼烧的直射阳光、灼热的空调热气,把暑期中的懵懂少年,都锁进了空调房。躁动的内心与枯燥的作业、渴望的冲动与单调的烦躁,慢慢开始在那硕大的书桌前,弥漫、晕染、飘散开来。随着一次一次的“辱骂与暴击”,“懂事”的小狗也从桌底挪到了沙发边,有点哀怨地开始舔起脚来。
拿出手机,打开外放,点开了赵雷的《程艾影》。随着“滴答滴啊、滴答滴啊”的前奏,一曲纯美的爱情故事,在赵雷的声线中缓缓道来,空调房里吹来了清新的风,闷热空气中洒入了清凉的水……我靠向了椅背,孩子开始趴着脑袋专注地听着,狗狗也把头贴在了地板上。
一曲终了,马上传来一声:“再来一遍!”
点上重播键,顺势把手机递了过去。开始伴着歌声,专注地看起了歌词。
“这个伍岚正、程艾影是谁?”
“其实这首歌是一种叙事性民谣,主要讲的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你应该知道,是一个作家吧,民国时期的,她爱上了胡兰成……”
“‘伍岚正和程艾影/从上海到武汉/他们要坐十天马车/三天两夜的轮船/泥路上艾影含着糖/靠着岚正的肩膀/马车经过村庄/石路颠簸不渝的情肠’,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描述着爱情的曲折与美好……”
在我煞有介事的介绍下,少年双眼开始入神了,第三遍的按键又被点了一下,重复而熟悉的旋律又开始了……
潘多拉的魔盒一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就开启了。煞有介事地开始介绍起民谣歌曲来,《南山南》《董小姐》《滴答》《米店》《理想三旬》……轻快的旋律开始在房间内流淌开来,马頔、宋东野、陈鸿宇、张玮玮、周云蓬……一个个名字在耳边冒出来。生活中有了音乐的旋律,空调房的空气也流动了起来!每首民谣一响,房间的阳光仿佛来了一个歌者,抱着吉他开始低吟浅唱。听马頔的《南山南》,伴着“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雨,滴在我心扉……”,一个游走于南方冬天里的行者,无限的对北方亲人的思念,随着旋律缓缓而来;听陈鸿宇的《理想三旬》,漂迫、遗憾、孤独、颠沛的青春迷茫开始呈现,一种为了挣脱平凡而努力的期许,即刻萦绕到了心头;听陈粒的《小半》,“不敢回看,左顾右盼不自然的暗自喜欢”,暗恋者的心情直面而来。看到小儿不自觉地抹了一把脸,脸颊开始都出现了红晕。
暑期闲暇时光,父子相处的时间也比往日更长了。有了音乐的桥梁,往常喜欢独处的少年,更喜欢往我身边靠了。一起听手机音乐,一起喝加冰奶茶,一起探讨文学音乐,那种向往的日子似乎已经来了。
循着“网易云音乐”App中“我的歌单”,在我的推荐与引导下,儿子在民谣的旋律中肆意徜徉开来了。民谣总给人一种治愈的效果,最容易让人接受,也成了我推荐的重头戏。特别“抗打”的民谣歌手赵雷,成了我推荐的重点。循着赵雷吉他扫弦声,在听了《画》《朵》《成都》《鼓楼》《南方姑娘》《我们的时光》后,儿子还是想反复听《程艾影》。也许是那份真挚的情感,用最质朴的叙事,让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路过”了耳朵,住进了心里吧。
看着那陶醉的眼神,我不自觉地在App上,为小儿新建了一个歌单,第一首就是《程艾影》。第二首是儿子自己加的,却是出人意料的,DOUDOU的《可你听见了》。漫长的前奏,低缓的伴奏,吟唱式的述说,还有歌词中,连续反复了7遍的“可你听见了”,一个哀怨的少女在向天述说自己的愿望。哦,原来现在的初中少年已这么成熟而想法那么多了?我突然醒悟过来,应该以一个成年人来看待他们了。
好吧,我顺势把瓦依那乐队的《大梦》推荐给了他,让他听听一个来自底层人的一生困惑。在不断重复的旋律中,他安静地听了8分钟,听完南方田野里,走来的一个人,他在6岁、12岁、18岁、28岁、38岁、58岁、78岁、88岁时的困惑和担忧。不断反复的“该——怎么办”歌词,就像一个个拳头不断敲击着心灵,也使“少年维特之烦恼”安静地成为了“活着”或“平凡的世界”……
现在,翻开儿子的歌单,发现已有几十首之多,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第一次效应吧。里面还是以民谣为主,而且以叙事性民谣为主,既有我推荐过的,宋东野的《董小姐》、任素汐的《胡广生》、钟立风的《东瓜山》;也有他自己选择过的DOUDOU大部分歌曲,《玉珍》《我用什么把你留住》《马》一再被循环播放;还有一些,大数据推荐而来的歌曲,安与骑兵的《红山果》、南征北战NZBZ 的《我的天空》;更有彝族歌曲,莫西子诗的《不要怕》……
一天傍晚,接上放学后的孩子,面对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听歌。”随即,拿出手机,点开网易云音乐App,递了过去。上车后,赵雷的《程艾影》,那熟悉的旋律立马充盈了整个车厢。伴着舒畅的音乐,感觉几十秒的红灯也不是那么烦人了,起步停车也变得柔和多了。我在想,是时候让一个爱听音乐的少年,听一听摇滚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