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仁心正骨 传承创新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06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柴君雷(右)坐诊中

  记者 周晓露 通讯员 王栊羚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浙江省名中医的决定》,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柴君雷荣获“浙江省名中医”称号。

  一起来看看他的从医故事。

  从小与中医结下渊源

  生于场口镇上图山村的柴君雷,从小就与山上的草药打交道。“这是治消化不良的草药,这是治疮的草药……”对跌打骨伤能治一二的爷爷,每次上山都会向他详细介绍。再加上寒暑假,柴君雷与同伴们也常常上山摘草药赚学费以及贴补家用,他对中医、中药的了解日益加深。

  柴君雷与中医的缘分远不止于此。小学时,他雨天过独木桥摔下小溪,肩关节动弹不得,张绍富老先生几秒钟为他完成他正骨的一幕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作为“张氏骨伤疗法”的受益者,他下定决心:“以后我也要当医生。”高考后,他毅然报考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立志传承中医技术。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他早已成长为杭州市基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第一批杭州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兼职教授,2025年新一轮杭州市区域共建学科“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他曾先后在上海九院、浙江省中医院、香港玛丽医院进修关节外科,专攻各类关节创伤的手法整复及腰腿痛、颈椎病、骨关节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擅长围关节损伤微创手术及各关节置换手术。

  能保守绝不开刀,凭正骨技术赢得认可

  柴君雷主任中医师的从医路上,从未停止过钻研的脚步。早在十余年前,他便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攻读关节外科领域的专著。除了日常临床与自学,他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中,不断汲取前沿知识,精进诊疗技术。他的潜心钻研换来了患者的健康,很多患者在他这里经过手法正骨几秒钟便恢复正常,也有很多人经过“快速康复”手术重新站了起来。

  前段时间,一位患者因肩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曾在其他医院经X光及体格检查,被诊断为普通肩伤,服药两周未见好转,反而痛苦日增。经人推荐,患者辗转来到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找到柴君雷。

  柴君雷详细问诊、细致查体,结合CT影像,判断其为罕见的“肩关节后旋位脱位”——一种极易被忽略的损伤。他以轻柔巧劲,精准发力,仅用几秒钟就将关节复位。患者的痛苦顿时减轻了很多,肩部活动范围也更大了。“真的是来对了,现在感觉好了一大半。”患者很庆幸找对了医生。中药调理一周后,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像这样的病患有很多。曾经有患者拿着诊疗单找到他说:“柴医生,你帮我看看,他们都说我是腰间盘突出,需要做微创手术。”而经过问诊和查体,柴君雷发现患者是腰椎小关节紊乱,影响到关节旁边的一根神经。随后他让患者躺好,一搬一扭,“咔咔”两声,患者错位的小关节回归到正确的“轨道”,疼痛感立即减轻。“感谢柴医生,不然我差点去做手术了。”患者满心感激。

  他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多年跟随的“老病号”。一位来自温州的阿姨就说:“柴医生人好、技术好,能保守治疗绝不开刀,真要手术他也亲自做,我们信他!”

  不断精进技术,帮助许多老人重新站起来

  在柴君雷的帮助下,许多老年人重新站了起来。

  柴君雷说,股骨颈骨折是老人摔倒最常见的后果,严重者会导致瘫痪卧床,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如果选择保守治疗,存在卧床时间长,疼痛不能缓解,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肺部及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危险,还有可能出现肌肉萎缩、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情况。

  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术后可明显缓解疼痛,早期可下地行走,能有效降低风险,但手术也有风险,老人多数身体素质差、基础毛病多,手术中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状况。为降低风险,柴君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断缩短手术时间,从个把小时训练到半小时左右结束。这项技术是他七八年前便熟练掌握的,也是他多年练习与总结的成果。

  他接诊年龄最大的一位是103岁的老人。老人因不小心摔倒致股骨颈骨折,家属特意将她从淳安送到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治疗。“手术后一周,老人就要求出院,自己走出医院大门。”柴君雷说,这就是医院关节科的特点,病人躺着进来、走着出去,这也是作为医生最值得高兴的事。

  当医生26年,柴君雷记不清到底有多少病人是从外地“组团”来找他看病的,医院的门诊通常在11:30结束,但他常常看到12:00之后。“很多患者从外地赶来,挂不上号,我就给他们加个号。”其实,即使不是门诊时间,在他办公室门口也总是排满了病人。“他们大都是老病人推荐来的,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他还常对徒弟说:“一定要仔细听病人描述,认真查体,站在病人的角度看问题。”

  作为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柴君雷是临床一线的中坚力量,更是中医正骨技艺的坚定传承者与积极推广者。他深耕带教一线培育青年医师,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截至目前先后培养7名弟子,其中5位已成长为医院各科室的业务骨干。近5年来,他主持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富阳区科技局课题多项,相关成果获中西医骨伤领域同行的普遍认可。2025年,他进一步肩负起杭州市区域共建学科“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重任,持续以专业力量推动区域骨伤诊疗水平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