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包涵 记者 章思航
为助力打造中樟线四个乡镇深度协作的“一路合拍”球拍产业示范带,环山乡聚焦各个群体,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党群活动、羽毛球课等举措,扎实推进“一路合拍”球拍产业示范带核心区建设。
一根球拍线,编织共富新图景;半日实训课,点亮增收新技能。8月20日上午,环山乡“残疾人之家”内一场特别的球拍穿线培训正在举行。在专业技师和来料加工经纪人的指导下,10余名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众认真练习穿线技巧,掌握增收新本领。
“穿线要匀,打结要牢,质量过硬才能赢得市场。”区“一路合拍”妇联执委徐洪英一边示范一边强调技术要点。学员们从生疏到熟练,很快掌握了基本技能,多人当场与来料加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实现了“学会就上岗,学完即增收”的培训效果。据悉,环山乡将建立常态化技术帮扶机制,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持续助力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
不仅如此,作为常绿、龙门、环山、上官四乡镇“一路合拍”球拍产业示范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山乡正积极推动羽毛球产业与文化、教育相融合。
8月20日,由“小鲤鱼”暑托班与圆梦山居联合举办的羽毛球知识课堂及趣味赛上演,为乡村孩子的暑期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赛前,中国羽毛球协会三级裁判员孙伍萍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羽毛球启蒙课。比赛现场,小选手们精神抖擞,发球、接杀、扑救……每一个动作都有模有样,展现出暑期体育教学的扎实成果。男子单打中灵活的步伐、女子单打中细腻的控球、双打比赛中默契的配合,不断引来阵阵喝彩。
8月24日下午,环山乡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乡政协、乡未保站,开展“小手扭一扭·球拍乐悠悠”趣味手工活动。活动中,小朋友们化身“小小运动工匠”,用五彩扭扭棒“扭一扭、绕一绕”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羽毛球拍挂件”,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
环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本地中小学、“小鲤鱼”暑托班等一系列载体,深化“体育+教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拓展球拍产业链条,开发更多灵活就业岗位,助力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掌握新技能、端稳“致富碗”,让“一路合拍”真正成为“群众增收、乡村共富”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