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让民主之光点亮民生幸福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评论员

  处暑时节,丰收在望。一年一度的“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会再度成为全城焦点。自2013年富阳市政情报告会率先在杭州引入“代表问政”环节,到2018年更名后持续创新,再到如今串联“听政”“问政”“议政”三大环节,十多年间,富阳“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会“代表问政”机制不断升级,始终锚定“为民”核心,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照亮群众的幸福之路。为民发声谋福祉,良策聚智促发展,这既是“代表问政”的初心,更是其坚守的使命。

  “问政”的底气,源于深入基层的“听”。要问出真问题,必先听清群众的真实呼声。人大代表们俯首躬身、深入基层,借助新时代“小队会”“进站会商”等载体,走进田间地头、社区楼院、企业车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民情民意民忧民盼。他们收集的不仅是一个个具体诉求,更是社情民意的“活资料”。正是这种既“身入”又“心入”的调研,让代表们在“问政”现场能精准聚焦全区“双一流”工程、生态文明、社会治理、民生实事、城市建设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发出精准的“代表之问”,让每一个提问都“辣味”十足、直击要害,为“问政”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加大对村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扶持力度”“要抓住‘浙BA’契机,进一步培育体育产业、发展赛事经济”……报告会上,代表们更结合日常履职,大胆建言献策,有效推动富阳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

  “问政”的温度,体现在坦诚务实的“答”。面对代表们提出的“一针见血”的问题,“一府两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回避、不推诿、有承诺,既客观展示工作成效,也坦然直面短板不足,现场给出明确的整改目标与具体举措。“秦望‘城市眼’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2026年将全面建成、精彩亮相。”“下一步,我们会狠抓经济促发展,抓好走访、协调、招引三张清单,推动部门协同、镇街冲锋。”“请各位代表放心,这件事区政府已摆在案头、提上日程,我们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一锤一锤敲、一截一截铺,力争三年解决城市‘里子’问题,让老百姓不再为‘脚下的事’操心。”这种真诚回应,不仅让群众清晰知晓政府工作进程,更感受到政府的担当与诚意。良性互动间,民声民意有了直接表达的畅通渠道,干群距离不断拉近,民心力量持续凝聚,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

  “问政”的生命力,在于跟踪到底的“办”。“一问一答”并非终点,而是推动工作的起点。区人大常委会将把“问政”“议政”环节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梳理成一张“办理清单”,交办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并通过实地视察、听取汇报等方式加强监督,做好满意度测评,构建起“问—答—改—督—评”的闭环机制。“一府两院”则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制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回音、有结果,让“代表问政”不流于形式,真正把“问政”成果转化为改善民生的实效,让群众从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

  “代表问政”,变的是形式与内容的不断优化,不变的是为民的初心与担当。面对新征程,富阳将继续以“代表问政”为抓手,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当好知民意的“代言人”、暖民心的“贴心人”、解民忧的“领路人”,更好保障人民权益,畅通民主渠道,狠抓整改落实,让“代表问政”这一民主品牌持续焕发生机,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更生动地诠释“人民至上”的治理哲学——最好的答卷,永远写在群众绽放的笑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