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璇 通讯员 何锴
在胥口镇平畈村一带,绵延的青山、清甜的山泉孕育了一个个品质优良的果园。眼下,又有一家果园——玥洛山庄迎来一季丰收。这是一个占地150亩、建在山坡上的果园,主要种植的李子品种——青脆李、蜂糖李是从重庆引进的。果园负责人是一对“80后”夫妻,小两口分别来自重庆、萧山。
果园里的树苗大多是2021年下半年种下的,经过三年培育,已经长成一人多高的果树。今年是头茬果上市,口感清脆甜蜜。“重庆带过来的苗,重庆的技术,但这里结出的果子口感更甜。”果园男主人洪绍兵说。
虽是西南地区的水果,却在富阳结出了更甜的果实。
为爱奔赴,异乡开辟“试验田”
出生于1988年的洪绍兵是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人。青脆李是当地特产,也是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我们那满山都是李子,我父亲也承包了250多亩山地,种了20多年李子。”洪绍兵笑着说,上学时没学啥技术,所以毕业后也没啥犹豫,直接回家和父亲一起经营家中的李子园。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洪绍兵很快掌握了李子从育苗、修剪、病虫害防治到采摘存储的全套核心技术,不仅成了父亲的好帮手,也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与萧山姑娘蔡海丹结婚后,二人选择一同在重庆种植李子。小两口勤勤劳劳,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转折出现在四年前。
“那时我岳父身体不好,我们又离得那么远,媳妇着急得不行。我们想着,杭州和重庆纬度差不多,气候也相似,家里果园有我父亲照管,就索性来杭州种李子。这样既有了自己的事业,也能照顾到岳父。”洪绍兵轻描淡写地讲述当初做的决定,“也算是把‘家族事业’发展壮大了。”
但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光是要找一个适合青脆李生长的环境就不是件易事。为此,小两口刚回到杭州的几个月,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场地。
“要没有污染,又要找海拔、光照条件、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都适合青脆李生长、又和我老家环境相似的地方。我们对接了好几处场地,还把土壤样本寄到重庆去化验。几番比对,最终选择了富阳。”洪绍兵说,“事实上,第一次来看场地我就觉得这里好,一点污染也没有,而且周围有不少果园,说明这里特别适合种果树。还有一个从父辈那里听来的种李子‘秘方’——李子树种得好不好,还得看土下面的沉积岩,要选那种沉积岩沉积的片层呈竖状的,这样种出来的果子吃起来不会有渣。这里正好就是这样的地质。”
就这样,小两口下定决心,承包下了这片150多亩的山坡地,开启了在异乡的“甜蜜试验”。
三年磨砺,匠心浇灌“致富果”
2021年下半年,蔡海丹负责照顾父亲与孩子,洪绍兵则带着开山机械奔赴山间。每天在杭州与胥口之间奔波,洪绍兵却不觉得累,“那时浑身充满干劲,只想着赶紧让这片荒山种满家乡的李子。”
快过年的时候,承载着小两口期望的李子树苗,从重庆跨越千里,在富阳的土地上扎下了根。“苗也是我们自己在重庆培育的,用的老李子树做砧木,嫁接上青脆李、蜂糖李的枝条。”洪绍兵介绍,“下苗之前,需要先养土,每个苗穴内光是有机肥就要先埋160斤,之后每年还要往里埋二三十斤有机肥,才能保证土壤的肥力。正好果园不远处有养羊的农场,我的有机肥就是从那里进的,很方便。”
为了更好地照料这些远道而来的李子树,夫妻俩干脆运了几个集装箱上山重新拼装,搭起了一个临时的“家”,在山野里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一心扑在果园里。夫妻俩将从父辈那学到的种植经验与本地气候环境等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用大量有机肥改良土壤,安装滴灌系统进行精细化灌溉,让这些“宝贝疙瘩”尽快适应新环境,避免水土不服。而在果树管理上,夫妻俩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冬季整形修剪、春季疏花疏果、夏季病虫害绿色防控……两人都亲力亲为,严格按照重庆老家的精细化管理标准执行。“说来也很有趣,之前有一次病虫害,怎么都治不好,后来试着用了大伯从重庆寄过来的药,没想到一下就好了。”
为了保证品质,这里的李子树每年使用农药不超过3次,且挂果后就不能使用农药了,因此很多活只能依靠人工,比如到了夏季野草疯长时要拔草,雨水多的时候要盖塑料棚、天晴了又要揭开……夫妻俩还在果园里养了鸡、猪,种了各式各样的蔬菜瓜果供一家人吃用。一年到头,果园里总有着忙不完的活,二人每天5点多起床,一直要忙活到天黑。
这两年,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夫妻俩又有了新的分工——周一到周五,蔡海丹带着两个孩子在杭州,周末回到李子园里;洪绍兵则一直在园里照料果树。因为果园环境好,蔡海丹的父亲也住到了山上。“空气好、没污染,吃的又都是自己种的,岳父身体都好了许多。”洪绍兵说。
品质好,头年挂果就门庭若市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玥洛山庄的李子迎来了首次大规模挂果。随着一颗颗饱满圆润、披着果粉的青脆李逐渐成熟,夫妻俩既紧张又期待。“去年有几棵树试着留了几颗果,口感挺不错的。今年算是正式投产,说不紧张肯定是骗人的。当摘下一个李子尝的时候,我心里的石头就落地了!”洪绍兵说,“口感比我预想的还要好,甜度甚至超过了老家的果子!”
这并非偶然。富阳胥口独特的小气候以及果园四五百米的海拔,使得这里昼夜温差相对较大,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纯净的山泉水灌溉,加上山间氤氲的水汽,赋予了果实清甜的底色;再加上洪绍兵科学的管理,使得这批“异乡来客”的品质达到了新高度。记者印象中的李子口感总是酸涩,但这里的两种李子都是以甜味为主,几乎尝不到酸味。青脆李入口爽脆,口感清甜,回味悠长;蜂糖李则果味浓郁,甜度极高,如同其名,带有蜂蜜般的香甜。三两口一个,让人几乎停不下来。
果园李子一经上市,便迅速打开了市场。40多元一斤的蜂糖李、7元一斤的青脆李,只要摘下来就被客商运走。“客户主要有以前就结识的金华等地客商,还有来自朋友圈和本地的客人。吃过的人都说好,口口相传,还带来了一批桐庐那边的四川人,几乎每天都有上门来采摘。”蔡海丹说,“四川、重庆人都爱吃李子,他们过来吃了之后赞不绝口,多的一个人买走一百多斤。还有人要拿我们的青脆李去混充蜂糖李卖,被我们拒绝了。”
洪绍兵说,因为今年是头一年正式挂果,产量大约有3万斤,经过一个多月的售卖已基本卖光,仅留了1000斤左右供游客采摘。接下来,夫妻俩打算把山顶的一片平地改成草坪,方便今后接待游客;果园里专门开辟一块精品区,专攻中高端市场。
“这片平地我们今年种了高山西瓜,品质特别好,糖度超过16。我媳妇只要挂到微信上就被抢购一空,每斤价格最低卖四块五还是供不应求。这说明这块地方真的很适合种水果。”洪绍兵指着山顶的平地说,“这里真的很好,我就是在山上一直住着都不会觉得无聊。每天只要看着这些瓜果蔬菜越长越好,就特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