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璇 通讯员 孙晗靖)日前,在鹿山大道与望波街路口出现暖心一幕——市民倪先生成功救助一只受伤池鹭,为富阳的生态文明又添一笔温暖注脚。
倪先生是一家宠物医院的负责人。8月17日5∶30,他驾车出门吃早餐。路过鹿山大道与望波街路口时,他眼尖地发现红绿灯下方的路面上躺着一只精神萎靡、似乎无法飞行的鸟类。多年的职业敏感让他立刻意识到这只鸟可能受伤了,当即停好车,跑回路口查看。
“这只鸟体积不小。因为是在十字路口,我就简单地查看了一下,发现它应该是昏迷了,翼、足都可能受了伤,我就小心地把它装到纸箱里,打算带回宠物医院进一步诊治。”倪先生说,“好在当时还早,路上车很少,不然它就危险了。”
回到宠物医院后,倪先生一面向区农业农村局农林资源保护中心报备,一面为鸟儿仔细检查伤势,确认只有足部轻微受伤,于是进行了必要的伤口处理。“根据鸟儿的外形,我猜测是一只夜鹭。昏迷在路上的原因可能是它足部受伤导致飞行不稳,然后撞到红绿灯上,晕在地上。”之后,倪先生又特地买来鱼虾供鸟儿“享用”。
经过大半天的精心照顾,鸟儿逐渐恢复生机。农林资源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到达宠物医院后,确认该鸟为“三有”保护动物(指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池鹭,随后将其送往野生动物救助管理站,接受进一步专业治疗和康复救助。
倪先生说,虽然自家宠物医院以救助猫狗为主,但鸟类救助也开展过几次,此前还有市民在路边捡到受伤的鸟类专程送到宠物医院。“作为专门从事动物治疗的工作者,我很开心看到周围的人们都这么爱护动物。同时,我们也会尽力去救助那些受伤的流浪动物、野生动物。”
“这几年富阳的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老百姓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也越来越强,我们经常收到救助野生动物的请求。”农林资源保护中心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说,“像倪先生这样的专业人士毕竟是少数。如果没有专业知识,遇到受伤或受困的野生动物,及时联系农林资源保护中心或公安部门是至关重要且最稳妥的方式。专业救助不仅能避免动物二次受伤,也能减少人畜共患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