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江鲜味道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07版:达夫弄·醇文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治钢

  有朋友来,指名要尝富春江的江鲜。

  富春江的江鲜,在江浙一带是出了名的。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富春江的水,养的不仅是两岸的人,更是这一江的鲜。若想了解富春江,从江鲜开始便是极好的,就像到了北京要吃烤鸭,到了苏州要尝松鼠桂鱼,到富春江边不尝尝这里的江鲜,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夏日清晨,朝阳初绽,富春江面波光粼粼,像撒了一把碎金子。岸边的柳树垂下细长的枝条,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渔民们早已驾着渔船,穿梭在江面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的渔网在阳光下闪烁,仿佛一张巨大的银网,要把这一江的鲜美都收进舱里。

  富春江的江鲜种类繁多,最有名的当属鲈鱼、白鱼和江鳗。

  鲈鱼,体长侧扁,银灰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渔民老陈说,夏天的鲈鱼最为肥美,尤其是清晨捕捞的,个个活蹦乱跳,鲜嫩无比。老陈驾着船,眼睛紧紧盯着江面,忽见某处水面泛起细密的涟漪——那是鱼群掠过的信号。他熟练地撒下渔网,渔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入水中。不一会儿,便有鲈鱼在网中甩尾挣扎。老陈小心翼翼地收网,双手合拢兜住滑溜溜的鱼身,那鱼鳃一张一合,鱼尾拍打着他的手掌,溅起的水花在晨光中晶莹剔透。

  白鱼又称翘嘴白,被誉为富春江的“江鲜王子”,是江面上的灵动舞者。它们身形修长,银鳞闪烁,喜欢在清澈的江水中追逐嬉戏。渔民们捕捞白鱼时,常需眼疾手快——当看到水面泛起细密的涟漪,便是白鱼群掠过的信号。张网师傅站在船头,古铜色的手臂肌肉紧绷,随着一声低沉的号子,渔网如满月般撒开,网住的白鱼甩动尾巴,银鳞迸溅出细碎的光斑。清蒸白鱼是经典吃法,去鳞剖腹后置于青瓷盘,覆上丝缕嫩姜,淋少许米酒,旺火蒸得热气升腾。掀开锅盖时,鱼身泛着玉脂般的光泽,鱼肉嫩如凝脂,夹一筷便见肌理分明,入口清甜微润,连蒸腾的热气里都飘着江水的清鲜。

  江鳗则藏在更深的江底,它们身形蜿蜒如缎带,暗青色的皮肤布满细密的黏液。捕鳗人老吴有一手绝活,他的竹篓里装着特制的诱饵,趁着月黑风高将竹篓沉入滩涂浅湾。第二日收篓时,总能看到江鳗蜷曲其中,滑溜溜的身躯在晨露里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野生江鳗最妙在肉质紧实,胶原蛋白丰富。而蒸江鳗最有讲究:将整尾江鳗切段码盘,铺一层新摘的小葱,撒上细如发丝的嫩姜,淋两匙自酿米酒。猛火蒸得鳗皮发亮,掀开锅盖时,葱香、姜香与鳗肉的醇厚香味扑面而来。夹一段放入口中,鳗皮弹牙粘糯,仿佛能粘住唇齿,鱼肉细腻鲜美,丰腴的油脂在舌尖化开,只消片刻,盘中便只剩干干净净的鱼骨。

  在富春江畔,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老板是渔民老叶。老叶在江上打了一辈子鱼,如今年纪大了,便开了这家餐馆,专门做江鲜。餐馆的桌子是用原木做的,椅子有些陈旧,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记录着渔民们在江上的生活。

  老叶的招牌菜是江鲜拼盘,里面有鲈鱼、白鱼、江鳗,还有一些其他的小鱼小虾。他说,这拼盘里的每一种鱼,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就像富春江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来这里吃饭的游客,最喜欢看老叶做菜。他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切鱼、调味、烹饪,动作熟练而又专注。当色香味俱全的江鲜拼盘端上桌时,游客们总会发出惊叹声,然后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品尝这来自富春江的美味。

  夏日的傍晚,夕阳西下,富春江的江面被染成了橙红色。渔民们满载而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餐馆里飘出阵阵香味,与江面上的水汽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气息。游客们坐在岸边,吹着凉爽的江风,品尝着美味的江鲜,听着渔民们讲述江上的故事,仿佛融入了这幅美丽的画卷中。

  离开富春江的时候,游客总会带走一些江鲜,或是精心打包带回家与家人共享江鲜的鲜美,或是作为饱含心意的伴手礼馈赠亲友。但他们知道,最难忘的还是那留在舌尖上的鲜美味道,以及那些在江面上辛勤劳作的渔民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