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沿着文字奔跑 抵达生活深处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07版: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

  徐军

  本报讯(记者 许媛娇 通讯员 方禾)富阳教师、浙江省作协会员徐军在继散文集《富春山水暖》后又出新书《沿着北渠奔跑》,并于日前举办新书分享会。中国作协会员、《富阳日报》副刊编辑、诗人蒋立波,画家蔡乐群,中国作协会员、作家王建潮作为嘉宾与徐军对谈,与热爱文学的读者们分享文学与生活,富阳作家方禾主持。

  “文学是一次长跑,它需要一个写作者付出的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耐力、恒心、勤奋,它需要的恰恰不是聪明,而是诚实与笨拙。”蒋立波为新书作序,题为《真诚与“笨拙”的力量》,徐军的写作离不开“真诚”“笨拙”这两个关键词。

  20余年写作经历,为爱创作

  徐军是从2000年开始写作的,写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的生活类小散文,陆续发表在《富阳日报》和《富春江》等本地报刊。徐军将这些发表的文章整理,辑录在《沿着北渠奔跑》一书中。他说自己的日常写作大致有七个方面,新书的篇章分布也按照这七方面展开,分别是“我的父母”“家庭琐事”“师友情长”“亲戚和邻居”“萍水相逢”“我心自在”“乡居生活”,这些日常也都是他的所爱,其中蕴含着所思所想。

  在分享会上,徐军一开场就满是感谢,他坦言这部百篇散文集的背后,站着一位至关重要的“第一读者”——妻子赵敏。她亲手为初稿“瘦身”,从140篇删减至100篇;将关于父母的篇章移至卷首,让情感有了更深的源头;删去诸多画蛇添足的结尾,使文字回归本真。书名的演变亦如一场文字长跑:从最初的“动物温暖”到“荒坡”,最终在蒋立波的建议下,定格为“沿着北渠奔跑”。徐军说,《沿着北渠奔跑》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生命姿态的生动隐喻。

  这虽然是一本新鲜出炉的散文集,但书中的文章却跨越年岁,绝大多数都曾公开发表。写文章、发表文章,让徐军收获感动。“有读者说是因为想看我的文章才订了《富阳日报》,有年长的读者说他会把刊有我文章的报纸放在抽屉里,等子女周末回家再拿出来给他们看,更多的朋友则是一见面就说又看到我写的文章了,那篇文章写得真有意思。”他说,正是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他才能兴趣盎然地书写着、创作着。

  这些日常如何写得生动?徐军的每一篇散文都有聚焦点,比如聚焦社会问题的《故乡与异乡》,提出了人们在物质面前疏离故土的问题;又如《守望石头村》,探讨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消亡的问题。比如聚焦冲突的《盖鸭棚》《拆房记》《回乡偶记》等几篇文章,基本上写的是他与母亲因观念不同、观点不合而起的矛盾冲突。

  “真实”是徐军散文的“必杀技”

  “散文如同灵魂的裸泳,散文创作中‘真’字的分量极重。”方禾说,看过徐军散文的读者会觉得徐军散文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围绕“真实”,蒋立波补充道,《沿着北渠奔跑》的“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观察之真——作者徐军像一位执着的田野调查者,俯身拾取生活的碎片;情感之真——字里行间涌动的悲喜毫无矫饰,是对周围世界最朴素的回应;思考之真——那些在柴米油盐间升腾的感悟,带着生命粗粝的体温。

  蔡乐群是书中插画的作者,他提到其中七幅是为书中七个篇章量身定制。“我的画风与徐军的文风很搭,都是比较朴实与接地气的,所以哪怕是之前就画好的一组二十四节气图,临时放进去也没有违和感。”蔡乐群表示,这些画都只是勾勒了表象,并无过多的衍生与渲染,但对读者来说,它们却成了阅读间隙的休息,也是与文字共同完成的对书中故土的深情互文。

  “徐军文章最大的优点是——短!”王建潮幽默开场,而玩笑背后,是他对徐军散文特点的精准把握。在王建潮看来,徐军拥有一种“及时书写”的能力,他擅长“逮着一点火星就起火”:一条在疫情封城时被遗忘厨房七八天、最终被放生的鱼(《把一条鱼遗忘在了城里》);外婆因两升米而被游医毒伤左眼的锥心往事;收废品阿姨的孙子认富阳为“老家”的错位乡愁(《故乡与异乡》)。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切片,在徐军笔下成为照见时代褶皱与人性微光的棱镜。“他的写作神经异常敏锐。”他说,别人需扎七八针才有感觉,徐军的文章三四针便见血,这种敏锐,源于徐军“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疼”的共情力。

  当书中人物走入现实,文字便有了更立体的回声。徐军的老同学葛爱珍是散文《插班生》的主角,葛爱珍说:“细读这本散文集,仿佛重回我们共同的故土。他从母亲劳作的荒坡写起,左邻右舍的日常,萍水相逢的暖意,字字句句都浸着最质朴的烟火与人情。”她惊叹于一次寻常同学聚会途中的闲聊,竟被徐军“毫不修饰”地写入《插班生》,成为时光馈赠的生动标本。

  区文联主席蒋良良对徐军表达祝贺,他说自己当年也和徐军一样,经常写些小散文,发表于《富阳日报》副刊,只是后来没有坚持下去。他认为,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奔跑”本来就是很难的事,何况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希望徐军继续写,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他的第三本集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