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一次“家门口”的公交站距优化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04版:春江两岸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孙哲洋 记者 张思文

  “以前拎着购物袋走完两个红绿灯,觉得这300米格外漫长。现在好了,594路直接停靠小区门口,下车就进小区,真是方便多了!”日前,在东洲街道逸城社区水榭山居小区外那焕然一新的594公交横山村站台前,居民冯师傅满脸洋溢着幸福。

  这个看似微小的公交站点调整,实则是东洲街道基层治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

  300米距离背后的民生诉求

  水榭山居小区地处江滨东大道沿线,原594路公交横山村站设置在辖区加油站附近,杭州城区方向驶来的车辆在此停靠存在困难。长期以来,居民返家需在江滨东大道东洲新区站下车,步行穿越两个红绿灯路口、耗时约5分钟才能抵达小区。这段对于年轻人尚可承受的300米路程,却成为老年群体、携幼家庭及负重居民的“出行障碍”。

  “今年2月,一位居民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提着大包小包冲进社区办公室,情绪激动地质问公交站点为何不能停靠。”逸城社区党支部书记许敏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感触颇深。

  破解安全与便利的“两难命题”

  面对民生痛点,逸城社区迅速启动“民呼我为”工作机制,联合小区物业组建专项工作组。经多次实地踏勘发现,原站点紧邻红绿灯路口,公交车辆停靠存在安全距离不足的隐患,这是导致停靠难题的核心症结。

  为破解“安全规范”与“便民需求”的矛盾,社区、物业协同东洲街道、区交通局、公交公司及交警部门展开多轮协商论证。工作组系统提出站点迁移、绿化带调整、线路优化等6套方案,最终确定将公交站点向小区方向平移80米,既满足公交车辆安全停靠的技术标准,又实现居民“出站即达小区”的便捷需求。

  方案落地后,新挑战接踵而至——公交站前绿化带规整、公交线路优化等后续问题亟待解决。工作组积极与城管、公交公司等多个部门展开多轮沟通协调,妥善解决难题。

  民生“微改造”彰显治理大情怀

  经过10天的紧张施工,新站点完成公交站基础建设、标线划设及绿化调整。7月23日,优化后的594路横山村站正式启用,公交车平稳停靠在水榭山居“家门口”。看着载着乘客的公交车缓缓进站,许敏感慨道:“群众利益无小事,这80米的调整,调的是出行路线,顺的是民心所向。”

  此次公交站点优化,是东洲街道深化“三型”(服务型、协同型、智慧型)社区建设的缩影。通过构建“社区+多部门+物业”三方联动机制,将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正如许敏所言:“我们将持续聚焦民生细节,让公共服务更有温度、更具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