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康亮 章思航 通讯员 章祥宝 陈卿
银湖洪庄村离富阳城稍远,平日车马稀疏,村里却藏着大小六七家小饭店,十数年如一日,默默经营着人间至味。其中一家“剑锋私房菜”,经营者是村民张剑锋与妻子楼敏敏。
这家开业十年的老店是名副其实的夫妻店,分工明确,丈夫张剑锋掌勺,妻子楼敏敏张罗前后。张剑锋本非厨行中人,婚后二人起意营生,他便靠着对土菜的一腔热忱,自己琢磨起锅灶之道。灶火前站了十年,竟也站出几分山野真味来。妻子楼敏敏则每日厨前厨后张罗,点菜、记账、上菜,偶尔还要到后厨帮下忙。另雇了两位阿姨也是亲戚,帮衬着擦桌洗碗、择菜理葱,店里一派干净利落。
剑锋做菜,向来不喜“浓墨重彩”。他说:“好味道自食材里生出来,何苦被调料盖了本真?”他也自有妙法,既清淡又入味,调料用得别致,入口便觉一股清雅,如品新茶。所谓“土菜”,在这里也绝非粗陋,乃是山野精华与厨者心思的凝合。
店里几味招牌菜,皆出自剑锋心思。土鸡取的是山间散养的走地鸡,只消几片姜简单烹饪,出锅皮脆肉紧、汤色清亮,自有香浓滋味。那金汤黑鱼,汤色明澈微黄,鱼肉雪白嫩滑,味道全赖剑锋自己调制的独门方子。店里的牛骨头则常常需要小火慢炖上几小时,糯而不烂,骨髓里鲜味都被压榨出来了;捞汁小海鲜更是鲜活,汁水清冽,隐隐有甜酸味,又似江南梅雨天积在青瓦檐下的水,清鲜回甘,齿颊久久留香。
小店熟客多是本村乡亲,亦有远自富阳、余杭等周边区县的寻味而来的。众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无非是喜欢这里那一口家常又奇妙的滋味。更有人呼朋引伴开几小时车专程过来,只为喝一碗土鸡汤,皆因听闻此处滋味独特,与别处迥异。
店虽小,但夫妻二人也并非固步自封之人。两人也常去别家馆子坐坐,尝些时兴菜色,并记下客人席间闲谈的喜好。但凡遇上喜欢的,剑锋回来便在灶上试着增减火候,琢磨配料,为自己菜单增味。于此那些反响平平的菜肴,也会悄然从菜单上隐去。妻子楼敏敏说:“客人舌尖有杆秤,斤两分明。”如今菜单上列着的数十样菜品,多是夫妻俩琢磨出来的,那金汤黑鱼,便不蹈市面上酸菜鱼一类菜肴的旧辙,酸甜可口,老少咸宜。
十年灶火,消去了夫妻二人的青涩,随桌上饭菜,蒸腾而起相互间的默契。小店里氤氲着的不只是香味,更是人间最踏实的温情。
好菜如好人,其味不必张扬,却自有一份经得起咀嚼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