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基层矛盾化解的“富阳实践”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第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鹿山街道综治中心

  本报讯(记者 朱啸尘 通讯员 羊晓伟)8月初,一场巨额欠款纠纷在鹿山街道综治中心的调解下,画上圆满句号。今年6月,鹿山街道综治中心内,数十位民工为欠薪愁眉不展,这场还牵扯两家公司500余万元工程款(含质保金、材料款)的复杂纠纷,最终在多方努力下,通过非诉讼的方式得到解决。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新登镇某村,因为闲置小学租赁问题,村民与企业争执不下;上官乡的盛某,因十年拆迁纠纷再次走进村委办公室。从欠薪维权到集体资产租赁,从陈年积案到邻里摩擦,这些看似琐碎的矛盾,恰是富阳基层治理的“试金石”。

  近年来,区委政法委、区社会治理中心以“141”体系为支撑,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在新登、鹿山、上官等地的实践中,探索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有效路径。如今,“红黄绿”三色评估系统在区社会治理中心的大屏上实时跳动,见证着从“被动救火”到“主动防控”的治理变革,更书写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富阳答卷。

  新登镇:

  “双线作战”与共赢之道

  “闲置的小学作为村里的重要资产,如果按以前的模式部分出租给企业,剩下的校区很难再出租出去。闲置在那里村民肯定不同意。”新登镇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

  另一边,企业负责人满脸愁容:“按现在的经营状况,我们不需要这么大的场地。而且已经租了十多年了,现在说不租给我们,我们损失得多大呀!”

  这场看似普通的租赁纠纷,实则是发展诉求与生存需求的激烈碰撞。去年底,当双方一次次协商破裂时,剑拔弩张的气氛险些引发群体性事件。新登镇掌握情况后,迅速成立专班,集结力量、分工合作,平民愤、暖民心、解民忧,迅速扭转局势。

  “线下走访摸清家底,线上会诊开出良方”,这是新登专班独创的“双线工作法”。平安法治办与经济发展办组成的线下团队,一头扎进企业车间核算经营成本,一头坐在村民代表会议桌前倾听发展期盼;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组成的线上智囊团,则在专项工作群里实时碰撞思路,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解决方案。

  “背靠背沟通让双方卸下了心理防备。”当企业负责人看到村民对集体资产增值的迫切眼神,当村民代表了解到企业十年经营的不易,“补偿方案”成为双方默契的选择。时机成熟,经新登镇综治中心搭台调解,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并在司法确认加持下,这场持续数月的纠纷画上圆满句号——集体资产找到了更优的运营模式,老企业也得以轻装上阵。

  新登镇的“源头预防”实践,就像“三色评估”系统中代表低风险的绿色信号,通过前期大量的走访调研,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格内事格内了”的治理目标。

  鹿山街道:

  “多元联动”与非诉之道

  “如果投诉不成,我就去法院告你们!”今年6月,鹿山街道综治中心,民工们带着疲惫与愤怒的吼声,揭开了一场涉及500余万元的欠薪案件。浙江某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酒店装修项目,不仅拖欠11位包工头及数十名民工工资,还牵扯两家公司的工程款纠葛。

  “涉及人数多、数额大、情况复杂”,这三个标签让事件被立即标注为“黄色预警”。鹿山街道立即启动疑难案件包案机制,街道主要负责人领衔处置,由街道平安办统筹,协同公安、法院、人社等力量,推动问题化解落实。

  经过专班多轮研判,制定化解方案。最终,通过街道负责人与酒店高层沟通,公安、人社联合约谈总包单位,街道协同法官组织开展调解,酒店、总包单位、材料商、民工等多方一次性达成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8个准诉讼案件被化解。

  鹿山街道的案例,生动诠释了富阳“1+4+X多元联动机制”的魅力,就像“三色评估”中黄色信号的处置逻辑,通过条线、组团、村社的协同作战,让矛盾在升级前找到出口,这正是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效率密码。

  上官乡:

  “三链融合”与闭环之道

  上官乡的盛某,十年间因旧房拆迁补偿问题多次信访。从最初拒绝宅基地置换,到后来不接受公寓房方案,这位执拗的村民让村干部犯了难。直到今年,上官乡的年轻干部带着“青兰培优”计划赋予的韧劲,用数十次入户走访、数十小时促膝长谈,终于找到了破题之策——货币补偿方案在法律顾问的专业把关下,既守住了政策底线,又满足了当事人需求。

  这个十年积案的化解,正是上官乡“组织链、联动链、终结链”三链融合治理格局的缩影。作为富阳基层治理的样板,上官乡用98%的矛盾纠纷网格化解率、64%的民转刑警情降幅,书写着“枫桥经验”的新时代答卷。

  在组织链上,上官乡12个网格、82个微网格如同毛细血管,“乡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确保“有人管事”。152名党员中心户每户包保15户左右群众,支部书记、小组长融入网格员队伍,让“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转化为矛盾预防的第一道防线。今年,上官乡通过网格收集的98条民情信息,大多在“民呼必应”平台上实现“格内清零”。

  在联动链上,《“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记录本》成为治保主任的“调解宝典”,“司法所+龙门法庭”的法治组合拳让调解更有底气。年轻干部领办信访积案的机制,既锻炼了队伍,又用青春活力破解了“老信访”难题。就像“三色评估”中的专家库支撑,上官乡的法治力量下沉,让每一次调解都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

  在终结链上,“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形成闭环管理:绿色纠纷3日内网格化解,黄色纠纷7日内村社协同,红色难题则启动“五联共调”专班14日内攻坚。

  连续三年市级以上“零非访”“零上交”的成绩单,见证着上官乡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也为富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从新登镇的“双线作战”破解集体资产困局,到鹿山街道的“多元联动”化解巨额欠薪,再到上官乡的“三链融合”啃下信访积案硬骨头,富阳区的基层治理实践正呈现出“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良好态势。

  如今,“三色评估”系统已覆盖全区24个乡镇(街道),“141”体系的治理框架日益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从村级网格的“前沿哨”到区级中心的“终点站”,从“民呼我为”的快速响应到“司法确认”的双保险,富阳用一个个矛盾化解的生动案例证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本质是让治理效能更贴近群众需求,让公平正义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