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警惕“见世面”异化为教育KPI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07版: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 李晓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古语如今化为无数家长心中执念,驱使着亲子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然而当“见世面”的期许化为焦虑的包袱,当旅途成了另一场成人意志的“远征”,我们不禁要问:孩子稚嫩的双肩,是否真能扛起这趟旅程的万钧之重?

  亲子旅游的争议背后,实则是社会弥漫的深层焦虑在家庭中的投射。当教育内卷化侵蚀童年,当“同龄人足迹”成为朋友圈的隐形标尺,父母将生存焦虑转嫁至孩子身上。旅行被赋予救命稻草般的意义,成了抵御未知的“脆弱屏障”。然而清醒者自知:真正的成长,从不诞生于“到此一游”的打卡清单。

  解开这个结,需要一场认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亲子旅行之珍贵,恰在于其“非目的性”:它本应是家庭共同经历的一段鲜活生命叙事,是信任的延伸与默契的加深,而非一场精心策划的教育豪赌。当父母放下“必须教会孩子什么”的执念,或许始于将行程表撕去一半,留出空白让孩子涂抹好奇,旅途才能真正回归朴素本质——一段共享的时光。

  孩子自有其认知世界的节奏与路径。有时,楼下花园里专注观察蚂蚁搬家的午后,其收获未必亚于千里之外的名山大川。所谓“世面”,并非地理疆域的辽阔,而是心灵疆界的开放。当父母能欣赏孩子蹲在异乡候机厅数地砖的专注,胜过执著于他们是否记住了景点讲解词,教育的智慧才真正显现。

  亲子旅行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脱离常规的家庭“共在”时空。当我们不再往行囊里塞入“见识”的砝码,孩子澄澈的目光才能映照世界的本真。星辰大海不在远方某处,而在父母放下焦虑、与孩子真正相遇的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