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开发区三大产业地标成型起势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

  本报讯(记者 方利丹 通讯员 李菁)2023年底,总投资8.5亿元、富阳最大的数字新零售产业综合体项目——西谷小镇(西谷一号)建成投用;2024年7月,现代中医药产业高能级创新全要素平台——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揭牌暨新大楼启用,率先实现实体化运行;2025年3月,总投资14.5亿元,占地118亩的金桥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如今的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处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主阵地,近年来,富阳开发区始终锚定产业强区主战略,通过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升级和生态优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以来,“潮起富春”“东方丹谷”“智车零廊”等产业地标逐步成型起势,成为引领区域经济腾飞的三大增长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潮起富春”

  引领电商新业态

  新电商产业之“新”,在于消费场景、模式的变化,也在于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逻辑重塑。自2020年启动实施数字新零售“5200”战略以来,富阳开发区持续打造“新国潮品牌第一区”,在服务商、品牌商的基础上,聚焦私域直播、跨境电商、IP经济、数字科技等细分赛道,并同步推动品牌商企业制造端环节落地,完善新电商产业生态体系。截至今年5月,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07家,营收56.58亿元,同比增长42.54%,预计年底总营收超120亿元。

  在富阳开发区西谷小镇特色场景化直播间,主播们正详细介绍自家的商品,随着一笔笔订单的确认,一个个快递被打包“飞”往世界各地。西谷小镇作为西谷落子富阳的首个项目,拥有国内领先的新电商产业生态运营商。截至目前,西谷已成功吸引泰兰尼斯等近20家在国内细分品类中独占鳌头的头部品牌和企业入驻。同时,基于电商全产业链资源,西谷已筛选出2.5万个在直播领域热卖的品牌,广泛覆盖25个全品类垂直行业的公域和私域达人及渠道,逐渐引领富阳开发区新电商产业发展。

  “新电商产业圈子紧密、人脉集聚,传统的‘敲门招商’模式并不适用。”富阳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精准链接目标企业,提升招商质效,开发区坚持“以服务换口碑,用真心换肯定”,通过与引进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不断扩大新电商企业“朋友圈”。今年以来,已通过本地新电商企业引入头部商业IP企业3家,在谈标杆项目1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新电商企业总部“高集聚、小单元”的用地需求,富阳开发区首创小地块组团开发模式,同时实现企业侧降本适配与政府侧空间提效。统一开发建设的西谷三号,以3—5亩为分割单位落地总部项目,拟打造成为杭州地块产品最优、集聚项目最多、生态最完整的新国潮总部集聚区。其中,一期拟落地总部7个。同时,为满足品牌商对生产用地的需求,已谋划以10—15亩为单位落地金桥制造基地项目,形成新电商总部集聚区与供应链集聚区“背靠背”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东方丹谷”

  构筑生物医药高地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有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隐居富阳采药、炼丹、著书,后有张绍富开创“张氏骨伤疗法”享誉全国,富阳拥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如今,富阳依托这一底蕴,积极打造“东方丹谷”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在位于胥口镇的海正园区内,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瓶瓶药剂经过严格质检、精准封装,发往全球。作为富阳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这里不仅是海正药业的核心生产基地,也是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先锋。园区总投资132亿元,占地1500余亩,已吸引瀚晖制药、博之锐生物等7家链上企业入驻,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生态。

  “我们不仅生产药品,更在打造一个国际化的生物医药创新平台。”海正药业率先在国内建立国际标准QEHS体系,产品通过全球医药质量高标准体系检验。目前,基地已成功承接硕腾、柯迪华等国际巨头的CMO订单,并持续推进依维莫司等新产品注册,未来有望成为国际医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赵国屏院士、蒋玉林院士、弗拉基米尔·帕普拉院士正带着他们的科研团队,开展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作为首批入驻创新中心的团队,他们以对应的新药研发为主要目标,解决中药活性成分合成替代、中药复杂物质体系标准化及机制不明等行业共性问题,已形成共计18个产业化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之“高”,在于技术壁垒与创新价值的双重突破。当前,富阳开发区正重点沿杭淳开高速,规划建设“东方丹谷”生命健康产业走廊,明确生物医药“4+X”产业赛道,聚力打造“万亩千亿”产业集群。

  “东方丹谷”生命健康走廊正积极构建“三区联动”发展格局:创新区为研发引擎,现已在银湖街道和杭州富春湾新城形成17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核心区为研发、制造支撑,重点承接优质项目,打造产业集群,首期规划在大城北区块开发300亩空间,目前已落地创富产业园、峥华生物等项目;制造区为配套保障,计划在胥口镇腾退300余亩地块,用于博崤生物、中药饮片等制造项目落地,形成从研发创新到规模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智车零廊”

  驱动智造升级

  智能汽车产业之“智”,在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2023年以来,富阳提出打造沿320国道汽车产业带,沿320国道串联银湖新区—金桥园区—鹿山园区—场口新区,打造“G320智能网联车产业走廊”,集聚金固、亿咖通、利氪等一批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截至2024年,富阳共有智能网联车产业规上企业74家,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5家。

  如今,走廊“北轻南重”布局轮廓渐显:银湖总部为研发办公功能区,已聚集智马达软件、腾视智驾等汽车科技型企业总部,现有产业人员约700人。金桥、鹿山园区为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区块,重点布局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汽车电子研发制造项目,金桥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万马产业园、万洋产业园等3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加紧建设中。场口新区为大件(整车)制造区,已集聚鞍钢金固、金火科技、多宝电子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

  “我们不仅要‘筑巢引凤’,更要‘为凤筑巢’。”富阳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速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开发区通过系统性整合国家级实验室资源、搭建国际化公共服务平台,已推动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落地,并促成中日供应链合作意向30项;同时精准服务企业需求,解决本地裂变项目用地难题,建成富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技术研发—测试中试—人才输送”全链条支撑体系,真正为企业筑就创新发展的沃土。

  2024年,富阳智能网联车产业总营收达191.5亿元,增长7.4%。下一步,富阳开发区将聚焦汽车电子、智能底盘和功能型无人车三大细分领域,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到2026年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