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晓露 通讯员 王栊羚 黄燕
“那一瞬间,感觉脚后跟像被棍子狠狠打了一下,钻心疼!”躺在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病床上的王先生(化名)回想起篮球场上的一幕,苦不堪言。今年夏天,在“浙BA”热潮带动下,市民们运动热情高涨,而类似的意外也频频上演。医生提醒,运动时千万要注意安全。
抢篮板球后,脚部剧痛传来
前几日,王先生的单位组织了一场篮球比赛。作为资深篮球爱好者的他,当然积极报名参加。在比赛中,他全力拼抢篮板球,但在落地的瞬间,感觉脚踝后方传来撕裂般的剧痛。“当时就站不起来了,疼得直冒冷汗”。队员们见状,赶紧将他送到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救治。
经医生检查后,确诊为“右侧跟腱断裂”。创伤一病区主任章铁琦介绍,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与脚跟骨的重要肌腱,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动作。跟腱断裂就像“橡皮筋突然绷断”,常发生在剧烈运动的瞬间,会导致脚踝后方剧烈疼痛、无法站立或行走,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行走功能。
“这几年夏天,打篮球、打羽毛球导致跟腱断裂的患者明显增多,这类损伤尤其偏爱30—50岁的男性运动爱好者。”他说,究其原因,主要有几方面:运动前热身不足,肌肉未“苏醒”就突然发力;平时久坐不动,周末却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穿不合适的鞋子或在不平整场地上跳跃;本身有跟腱炎等旧伤未愈。
之后,他的团队迅速为患者安排手术。目前,王先生还在康复中。
穿着拖鞋打球,结果骨折
与王先生不同,金先生(化名)的意外源于一双的凉拖。
那天傍晚,金先生穿着凉拖和家人在小区空地上打羽毛球,为接一个高球猛地跳起,落地时拖鞋一滑,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左脚踝当时就肿得像馒头,疼得根本不敢动!”家人马上将他送到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治疗。
经检查,金先生被确诊为“左胫腓骨下端骨折”,章铁琦主任团队为他进行了复位固定手术。
“穿拖鞋运动就像光脚跑步,脚踝完全得不到保护。”章铁琦坦言,这样的病例在夏天特别多见,几乎每周都能接诊到穿拖鞋受伤的患者。甚至有人还穿拖鞋打篮球、跑步、爬山,总觉得“就玩一会儿没关系”,结果意外往往就在这“一会儿”发生。
章铁琦解释,普通拖鞋鞋底太平、太软,既不防滑,也无法在跳跃时提供缓冲。更麻烦的是,人字拖会让脚趾不自觉地用力抠住鞋面,反而更容易失去平衡。金先生的经历,就是拖鞋隐患的典型案例。
小贴士
医生支招:夏季运动该注意哪些事项
装备必须专业
运动时一定要换专业运动鞋,打篮球应选高帮护踝款,避免穿板鞋、拖鞋凑合。医生强调:“哪怕只是小区里随便玩玩,也不能穿凉拖、人字拖。”
场地与时机要讲究
夜间运动选择照明好的地方,注意地面是否凹凸不平,避免在不平整场地进行跳跃等剧烈动作。此外,夏日尽量避开正午运动,选择早晚凉爽时运动,减少因中暑或体力不支导致的意外。
热身与强度需把控
运动前花10分钟拉伸小腿、跟腱和脚踝,激活肌肉。打篮球比赛等要量力而行,别一上场就拼命跳,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对于长期不运动的人,避免突然参加激烈比赛,防止“突击运动”带来的损伤。
医生强调,一旦扭伤或感到脚后跟酸胀、刺痛,应立即停下休息,千万别硬撑。受伤后马上冰敷,固定受伤部位并尽快就医。“有些裂纹骨折刚开始并不太痛,但继续活动会加重伤情,只要摔倒后关节肿胀、按压疼痛,就该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