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前两天在课堂上新学了一道面点“葱花馒头”的制作,至今仍让金温林回味无穷。
金温林是兰溪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中餐班学生,他和同学们的实训教室就在校内的美食实训基地。该基地配有实操室、示教室、品鉴室等,烹饪实操所需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实现了一体化教学。
“我们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涵盖全日制学生和社会培训两大类。”江南职业技术学校面点授课老师戴丽君告诉记者,他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了制作牛肉面、鸡子馃、小笼包、水晶糕、葱花馒头等多种课程,并建立了标准化流程。
光有标准还不够,“实战”才能练出真本事。基地一层的美食一条街,成了学员的“练兵场”:刚学会揉面的学员,到包子铺档口实操,全程独立操作;牛肉面档口前,学员要学会根据顾客要求调整口味,还要把控出餐速度。“以前在课堂上只关注‘做对’,到了档口才知道‘做好’,还要考虑效率和口感稳定性。”一位培训者说。
潘丽君就是从这个“练兵场”走向创业路的。从事其他行业多年,经过一番考量,46岁的潘丽君想要“重返课堂”,报名参加了市美食发展中心和江南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的公益面点培训班。“我从小就爱吃面点,也有一定基础,面点师市场需求大,收入也不错。”潘丽君说。
潘丽君分享了自己的培训经历:“美食实训基地设备齐全,课上老师会‘抠’细节,从手法、用料到时间、火候,指导面面俱到。”通过学习,潘丽君顺利通过结业考试,并取得了中级技能等级证书,学成后她选择了自主创业。
“培训带动创业,创业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就业。”市美食发展中心产业指导科科长陈馨表示,兰溪将美食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推进“美食富民行动工程”的一大举措,依托院校,深入乡村,多形式培养、挖掘烹饪技能人才。同时,配套实施政策扶持、品牌升级等系列举措,为美食从业者提供从技能提升到市场开拓的全方位支持。
今年以来,全市已建立2个实训基地,开展职校培训的同时,美食技能培训延伸至6个乡镇,累计举办23场、培训1576人次,发放美食类技能证书425份,带动176人实现创业。小面点里的“技能密码”,正成为兰溪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