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兰江导报

半个世纪的坚守,是弟弟的“生命烛光”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3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雷静怡

在兰溪市香溪镇北山村,有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从1975年开始,用瘦弱的肩膀为患病的弟弟撑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面对弟弟反复发作的病情、生活不能自理的困境,以及外界的质疑与压力,她始终不离不弃,用耐心、细心和决心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真谛。

她,就是今年80岁的陈爱花。如今,她五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弟弟的事迹,也被村民口口相传,成为当地孝悌文化的生动典范。

1975年,29岁的陈爱花正值花样年华,却因弟弟陈正棠突然发病陷入困境。此前,陈正棠因工作压力逐渐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等症状,被确诊为精神障碍。父母年迈无力照料,作为长女的陈爱花,选择留在家中照顾弟弟。她每日为弟弟端水喂药、洗衣做饭,还要忍受他随时可能爆发的暴力行为。有一次,陈正棠病情失控将她推倒在地,导致她脚踝扭伤,但她仍咬牙坚持:“他是我弟弟,我不能不管。”

五十年来,陈爱花的生活几乎都被弟弟的病情占据。为防止弟弟走失,她在自家院子周围筑起了“围墙”;为缓解弟弟的焦虑,她自学按摩和心理疏导技能;为凑齐药费,她起早贪黑种地、做手工活。即便在寒冬腊月,她也要每隔两小时起身,查看弟弟是否安好。她的卧室与弟弟仅一墙之隔,墙上密密麻麻的刻痕,记录着每个难眠的夜晚。有村民回忆:“爱花嫂每天都要给正棠换三次衣服,因为他经常弄脏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爱花的事迹逐渐被外界知晓。香溪镇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免费为陈正棠提供治疗药物,并安排镇卫生院医生每月上门随访。北山村网格员也自发组成“爱心帮扶小组”,轮流协助陈爱花照顾陈正棠,定期给她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面对这些帮助,陈爱花总是红着眼眶说:“谢谢大家,但我能做的,还是要自己做。”她坚持用双手为弟弟创造有尊严的生活,这份倔强背后,是对亲情最朴素的坚守。

如今,陈爱花已步履蹒跚,但她仍坚持每天为弟弟梳头、喂饭。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陈正棠的病情逐渐稳定,甚至能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问及未来,她眼含泪光:“等我走了,希望有人能继续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