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兰江导报

兰溪凝聚党群合力提升治理效能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我们老年人上了年纪,眼睛花了,手也抖了,家里年轻人会针线活的更是寥寥无几,多亏了‘社区十八匠’的潘师傅。”昨天上午,兰溪市云山街道云山社区的居民李大姐手里捏着刚修补好的羊毛衫,仔细翻看着,眼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李大姐口中的“社区十八匠”,是云山社区靠“找身边能人”拉起来的“帮手团”,由辖区内的党员、退休职工、商户、社区“能人”等组成。他们个个身怀绝技,用自己的“拿手绝活”为身边群众免费提供维修小家电、缝补衣服、修理花木等便民服务。今年以来,这支队伍已帮5000多人次解决了“小麻烦”。为此,不少居民称赞道:“有他们在,心里踏实。”

以社会广泛参与,赋能社区治理,已成为社区发展的必答题。近年来,兰溪聚焦“幸福兰”党群服务品牌建设,持续深化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建立健全“能人挖掘—定向孵化—专业支撑”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因地制宜打造“枣妈妈”“楼道红管家”等150支各具特色的“小巷队伍”,着力破解找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等困局,以“小支点”服务“大民生”,撬动“大治理”。

要让队伍“聚起来”,先得把“能人”找出来。兰溪没搞“大水漫灌”的招募,而是顺着居民的需求“按图索骥”:网格员挨家走访时留心记,居民觉得谁有本事就推荐,自己有手艺的也能主动报名,再经社区筛一筛,慢慢建立起有技能、有热情、有资源的“社区智库”3000余人,形成涵盖文化体育、健康医疗、亲子沟通、“一老一小”、矛调纠纷等12个领域的专业服务队伍,推动“小巷队伍”从无到有。

队伍拉起来了,还得教着“会干事”。为让大家“干得好”,兰溪专门琢磨了社区组织的“成长计划”,坚持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专项行动方案》,一方面,邀请“美美+家”等社会组织负责人、兴村治社名师等,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互助互育,推动成熟一批、培育一批、就地备案升级一批。另一方面,积极与广州洋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团队合作,开设成长赋能学堂,推出项目策划、活动组织等课程,推动“小巷队伍”从有到优。

例如,枣树社区拓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由专业社工团队赋能志愿服务项目的前期需求调研、课程体系设计等工作,成功打造“枣妈妈”“枣师傅”“枣管家”等7支特色“小巷队伍”和1家社会组织,开展助老、助困、助餐等专业化服务。枣树社区养老服务案例还入选了《浙江省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选编》。

队伍建好了,最难的还是让大家“愿意留下来”。兰溪想了个“精准激励”的法子,定期发布《公益创投项目清单》,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组织接单”的方式,鼓励引导“小巷队伍”谋划承接公益创投项目,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同时,以“微公益超市”为载体,建立积分奖励机制,构建“服务提供—赚取积分—服务获得”的良性循环,让越来越多人从“要我参与”变成了“我要参与”,逐步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