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兰江导报

浙能兰电多管齐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徐正达

导报讯 9月15日,在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集控室内,操作员正紧盯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精准调整机组运行参数,并与现场巡检员密切配合,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我们公司投资约7亿元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浙能兰电安健环部环保专职王献灵介绍,燃煤在炉膛中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导致酸雨、雾霾、臭氧层破坏等问题。超低排放改造后,燃烧产生的烟气会依次经过脱硝、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及湿式电除尘等环保设施,最终极大降低了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你看我们中控屏的右上角,实时显示着污染物排放浓度。据统计,今年1至8月,我们公司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三项污染物排放浓度每立方米分别为31毫克、19毫克、1.4毫克,远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相关数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王献灵自豪地说。而在大气无组织防控方面,浙能兰电投资了约2亿元,完成了封闭煤场改造项目,建有两座气膜和一座钢结构煤棚,基本杜绝了煤炭在堆存时的无组织扬尘排放。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今年主题是“从科学走向全球行动”。作为绿色发展先行军,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深知“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在推进绿色电厂与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的过程中,该企业持续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智慧高效的能源技术创新。截至目前,浙能兰电已累计投资各类环保设施36亿元以上,建有脱硫、脱硝、除尘、废水处理、冷却塔消声降噪、封闭煤场等一系列技术领先的环保设施。

与此同时,浙能兰电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建成全国首个煤电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项目(CCUS),年捕集能力可达1.5万吨。

“我们公司的CCUS项目,主要是通过研发一种新的吸收剂,利用其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把二氧化碳捕集下来。捕集下来的二氧化碳,一方面用于矿化养护制加气砌块,另一方面可以用来做干冰。”浙能兰电设备管理部环保点检伍人先告诉记者,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怎样将二氧化碳“捕捉”,并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利用不同的温度、压力将二氧化碳吸收或释放。

为此,浙能兰电与白马湖实验室、浙江大学及浙能科环等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合作,成立白马湖实验室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研究试验基地,目前已成为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的重要示范基地与先进技术验证、测试平台。接下来,浙能兰电会将这些绿色成果进行推广,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