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昨天11时,在兰溪市锦绣育才小学食堂,工作人员将刚出锅的饭菜分别装进不锈钢保温桶和保温盒,一一搬上银色餐车。“出发了!”随着一声招呼,十余辆餐车沿着连廊被平稳推往班级门口。
“叮铃铃——”11时20分,下课铃响起。二年级6班的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迅速将餐车推进教室,孩子们熟练地把书本收进抽屉,拿出餐垫,自觉排队取餐。两名老师和三名“小助手”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打饭,三人协同打菜;待学生取餐落座后,再由老师为大家逐一盛汤。不过七八分钟,全班学生都已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教室里香气四溢。
“我们今天吃的是青椒炒肉、炒藕片和鹌鹑蛋烧肉,还有紫菜汤!”学生张淇媛一边吃着饭,一边笑着对记者说,“现在不用去食堂,在教室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饭,特别方便!而且和大家一起吃饭,感觉更开心了。”
在一旁帮忙分餐的陈籽烨刚完成任务,回到座位。“我今天是小助手,帮大家打汤,老师夸我很认真。””他说,当小助手很有意思,也很有成就感。
这一暖心变化,源于学校今年推出的“保温餐车进班级”新举措。该校副校长叶鑫告诉记者,随着招生规模扩大,食堂空间已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同时就餐。“因为二年级和四年级教室与食堂有连廊相连,所以选择这部分班级推行餐车送餐。这样既缓解食堂压力,也保证孩子们吃得暖、吃得好”。
据叶鑫介绍,学校精细规划了整个送餐流程:食堂11时10分许开始陆续配餐,确保餐车在下课前全部送达班级门口;每班由正、副班主任共同组织分餐,并挑选学生担任“分餐小助手”,培养劳动意识与合作能力。“从出餐到用餐结束,每个环节都紧凑有序,饭菜温度也始终得到保障”。
记者在多个班级观察发现,从餐车推进教室到全体学生开始就餐,平均不到10分钟。学生取餐时自觉排队,餐后主动将餐具整理好放在餐车指定区域,由食堂工作人员统一回收、清洗消毒,整个过程井然有序。“现在在班里和同学一起吃,还能帮老师做事,吃饭都更开心了!”学生们的话语里,满是对新就餐方式的认可。
保温餐车进班级,不仅解决了学校就餐空间不足的问题,更用“热乎饭”温暖了学生的心。兰溪市锦绣育才小学这一贴心举措,为校园后勤服务优化提供了生动样本,也让教育的温度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