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守护村民健康,迎接1000多个新生命
日期:09-11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杜学贵
导报讯 “每日3次,每次3粒,记得饭后服用。”昨天上午,记者走进兰溪市上华街道下余村的卫生室,只见乡村医生应海姣正在为村民诊疗。狭小的卫生室内坐满了人,时不时还有村民陆续前来。“卫生室离家近,就医方便。应医生服务热情,医术也高明,我身体不适时就来这里看看。”村民王金荣说。
今年73岁的应海姣是土生土长的下余村人。自1970年起,年仅18岁的她便担任村里的“赤脚医生”,至今已坚守岗位54年。过去,农村医疗条件落后,应海姣不仅常挖中草药煎熬,还走村串户为乡亲们缓解病痛。
除了看病,早些年,应海姣还负责新生儿接生。1970年2月,应海姣在兰溪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临床培训实习,高强度的工作锻炼了她,让她收获颇丰。“每当将产妇送入病房,家属对我说声‘谢谢’时,我都感到无比满足。”应海姣回忆道。
实习结束后,应海姣开始入户接生。从此,她养成了每晚着衣而眠的习惯,以便随时出诊。一次,村民王景辉的爱人难产,情况危急。应海姣凭借所学经验,成功帮助王景辉的爱人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应海姣接生从不收费,遇到困难家庭还会伸出援手。一次,一位产妇刚生产完,家中却无红糖,应海姣立刻回家,将自家红糖全部送给了产妇。她还为产妇擦身、熬制米汤。
在10余年的助产生涯中,应海姣迎接了1000多个新生命,从没出过一例事故。“亲手托起新生命,感受家庭的幸福喜悦,我体会到了温暖关爱,也见证了育儿理念的进步。”她说,“如今生育保险的逐步落实,生孩子不仅不花钱,还有补贴,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从医54年来,无论寒暑,只要有村民需要,应海姣总是随叫随到,365天不间断。她甚至曾在卫生室居住,以方便夜间出诊。“我们这里离卫生院远,附近医疗点稀少,晚上村民不适时,常来找我,一晚上出诊五六次是常有的事。”她说,当时交通不便,常常骑自行车出诊,两三年便换一辆,至今已数不清换了多少辆。
多年的从医经历,让应海姣成了村民的“老熟人”,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她总是主动上门服务。记者跟随应海姣就诊时,她沿途与村民亲切打招呼,还不忘叮嘱慢性病患者几句。“我在这里做了54年乡村医生,有些村民几代人都在我这里看病。他们的基础病,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应海姣说。
在保证困难家庭签约服务的同时,应海姣还关注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精神障碍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如今,村里每位村民都有健康档案,记录了基本信息和慢性病管理情况。细心的应海姣每月更新数据,白天忙碌,便利用晚上的时间手写录入。“做乡村医生很充实,服务基层,百姓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肯定。”应海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