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兰江导报

兰溪交通多举措助力“航运浙江”建设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5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兰溪自唐建县以来,为水运交通枢纽,水运繁荣,终年樯帆林立,客商云集,形成了完整的内河漕运体系。2017年,富春江船闸正式开通运行,钱塘江中上游衢江、兰江相继恢复通航,整个钱塘江中上游航道全部贯通,钱塘江航运得到快速恢复与发展,兰江沿岸码头陆续建设和投运,逐步实现港口集约化、专业化运营。 在浙江“航运浙江”的宏大叙事中,兰溪港凭借独特的发展模式绘就物流降本增效“兰”图。据悉,今年1至8月,这条“生态动脉”助力兰溪水路货运周转量达6605万吨公里,增速26.7%,居浙江全省第一。

多式联运:“联”出效率与成本的最优解

昨天上午,在兰溪港区方下店作业区,门座式起重机正将集装箱从货船吊至新能源重卡,一派繁忙景象。“单一运输方式难解企业痛点,必须打出组合拳。”兰溪市交投集团港务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至8月累计完成多式联运集装箱9541标箱,其中水路集装箱2505标箱,是2024年全年的2.1倍。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三条关键通道的贯通:在稳定运行“兰溪—乍浦”集装箱航线(每周2至3班)的同时,新开通兰溪至太仓、兰溪至宿迁两条集装箱航线,推动物流成本直降10%至15%;通过水铁协同,优化运输过程,年底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铁路专用线投用后,将进一步提升铁路物流服务能力。同时,新能源重卡车队承担“最后一公里”集疏运,更是将成本进一步降低。 “三网融合后,企业只需交货,我们来匹配最优路径。”该负责人直言,如果企业需要高时效订单走公路,普通货载可以优先选择水运或铁路,通过“一口价”打包服务降低决策成本,让企业不再对选择哪种运输方式犹豫不决。

绿色智控:“链”起降本与环保的双赢

在兰溪港区方下店作业区,繁忙的景象中,新能源重卡充换电站的投入运营,让绿色运输再升级。 记者在该充换电站看到,一辆新能源重卡正在该站更换电池。只见该车司机下车扫码,在接到指令后,换电站的机械臂从“充电房”轨道上缓缓滑出,“伸”向新能源重卡,用长机械手臂,抓起重约3.5吨的电池箱,缓缓退回到“充电房”,放进充电槽里,然后机械臂抓起一个已经充满的电池箱,再次从“充电房”出来,放到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舱内,整个换电过程非常顺畅。“车辆从进站到完成换电,整个过程只需5分钟,太方便了。”司机彭银福体验了一把重卡换电的便利后,激动地说。 “电动重卡的运输成本比燃油车低近一半。”充换电站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这里的充换电站可服务40辆电动重卡,等兰溪港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的充换电站投用后,绿色运力将进一步提升。 而在香溪镇的兰溪市城投集团新航城港务有限公司下杨码头,记者看到,3.1公里的全封闭输送廊道如一条银色巨龙蜿蜒于矿山与江岸之间,传送带将矿石源源不断输往装船机,数艘货轮静候装载。 “矿石从矿山到货船全程封闭运输,扬尘污染归零,物流成本更是下降明显。”该公司安全员王小龙指着廊道告诉记者,下杨码头的全封闭运输链是兰溪港降本增效的“硬核武器”。据运营数据统计,该廊道日均运输量最高可达2万吨,相当于每日减少800车次重卡往返。若以全年计,可节约燃油约3380吨,削减碳排放近1万吨。

港产联动:“聚”起产业与物流的共荣圈

针对煤炭、建材等大宗货物,兰溪还积极出台专项奖补政策,引导企业实施“散改集”,打造绿色转型样本,促进产业联动。 目前,占地面积约285亩的华东全球品牌家居绿色智造基地项目已落户灵洞乡。该项目计划投资51.8亿元,投运后年产值预计超20亿元,可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其中,一期项目计划2027年投运。聊起为什么将基地落户在这里时,项目业主方浙江港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红根表示:“原料经水运直达园区,成品通过多式联运外销,物流成本压缩增强产业竞争力。” 除了华东全球品牌家居绿色制造基地,目前,兰溪还在推进镁材料产业园建设,未来依托航道网,形成“以港促产”新范式。 “作为金华国际陆港枢纽‘一轴两核四组团多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用水运补齐多式联运短板。”兰溪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的话,点明了兰溪港致力于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的战略。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实施,兰溪港必将在“航运浙江”的宏伟蓝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版内容 记者 徐正达 通讯员 金林杰 版式设计 记者 包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