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兰江导报

兰溪解锁未定级文物建筑保护难题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连日来,几名能工巧匠正在兰溪市马涧镇严宅村严氏宗祠的中进修缮工程现场忙碌着。记者看到,这座经历了200多年风雨的古屋老宅,正在一点点地恢复往昔的风采。

“祠堂是尊敬先人、崇扬贤德、凝聚人心、教化后人,以维系族人亲情、维护社会秩序,实行家族教育的重要社交场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乡愁。然而,由于岁月的侵蚀和时间的洗礼,多处建筑已出现结构性病害。”马涧镇文化站站长赵洪告诉记者,文物修缮迫在眉睫,资金缺乏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难题。

依托在外兰溪人浓厚的家乡情结,该镇通过联村干部、村干部与在外兰溪人常态化对接,鼓励和引导其支持文物保护工作。企业家严红兵带头为严氏宗祠捐资30万元,给村级保护资金筹措带了好头。据介绍,严氏宗祠按文物建筑修缮要求,按文物修缮“原真性”原则采用原工艺、原材料,恢复原格局,不久后,粉墙黛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重现当年“堂构宏深、屋比百椽”的风采。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兰溪是文物资源大市,省保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单体数量位列全省第三、金华第一,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文物保护点24处,三普登录点2631处。

其中,点多面广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在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塑造城乡传统风貌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因为数量多、产权杂等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系统性保护的短板弱项。

“‘未定级’不意味着‘低价值’,很多未定级文物所蕴藏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兰溪市文广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方芳表示,文物工作重在保护。近年来,兰溪一直在摸索更有效的措施,使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在加大文保资金投入的同时,兰溪积极调动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事业,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格局。例如,马涧镇整合多部门资源,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东叶村成功申报“浙江省传统古村落”项目,获投1000余万元修缮文物建筑;针对私有产权文物占比高的情况,挖掘古建筑情感纽带,激发产权人保护主动性,如菩提源村叶国有联合3户共有人,自筹资金180万元修缮老宅,实现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转变。此外,明确村委会为集体产权文物保护主体,将文物保护纳入村干部考核,推动与安全生产等工作融合,督促各村修缮危旧文物,实现消除隐患与保护文物的双赢。

如今,越来越多的低级别文物不仅“被看见”,而且“被呵护”。在共建共享中,文物保护从被动转向主动,人与文化遗产的情感连接更为紧密。“社会资本的参与,不仅拓宽了文保资金投入渠道,更推动了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方芳表示,通过构建多元、稳定、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兰溪正逐步改变财政单一投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身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