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
今年的兰江水似乎不大寻常,一直静默着,硝烟裹着灰尘不断地从半空飘落,江水绵延不绝,载着尘埃淌向远方,浸润两岸的每一方土地……
这一年,兰溪没有夏天,有的,是被乌云覆盖的兰江,以及沿岸连天的炮火,火光和鲜血染红了兰江水。
“鬼子要来了!”消息似乎在这座南方小镇炸响了一声惊雷,一股不安的情绪随着大人们的议论,在街坊巷子里迅速弥漫开来,引起一阵骚动。
一个贪玩的孩子也好像感受到了气氛不对,跑回江边的小渔村。当夜,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只蜘蛛在漏着月光的屋檐下织网,陈老汉紧锁着眉头,额间沟壑横生,黝黑的脸上尽显沧桑。突然,他的眉峰一展,低声喝道:“走!”“爹,去干嘛呀?”“凿船!”“可这是我们家吃饭的家伙儿……”“那也不能让那帮小鬼子抢去当过江的玩意!”陈老汉高高的颧骨上显出怒气,双拳又攥紧了三分,不平的指甲深深嵌进肉里。
陈老汉拎起倒放在房梁边儿的锤子,领着8岁的儿子,渐渐消失在暮色中,留下一抹瘦削而挺拔的背影……
陈老汉那只被凿沉的小船终究没能阻挡如狼似虎的日寇。
6月5日,兰溪沦陷。
一时间火光冲天,惨叫声不绝于耳。这座古老的小城在隆隆炮声中微微颤抖,滚滚兰江再也无法保持静默,看着草菅人命的日寇在这片土地上施加暴行;看着她的儿女备受蹂躏,却只能发出悲愤的低吟。
6月的战火烧进了学校,一位女老师领着十几个学生躲进了杂物间,蜷缩在墙角的干草垛上,他们知道,在墙的另一头,是侵略者丑恶的嘴脸和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万千百姓命丧黄泉!
“我们会死吗?”一个孩子惴惴不安地望向眼神黯淡的老师,用小手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角,稚嫩的小脸上露出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担忧。女老师抿了抿唇,把孩子抱在怀中,一滴清泪划过脸颊,“也许……但是——”她的声音坚定有力,“我们中国人不怕死!”她笑着看向孩子们,眼里似乎有一束光,光被眼中的泪水反射在孩子们眼中。她干裂的嘴唇低声呢喃,“中国,一定会赢!”
兰江的水儿流呀流,江边的树儿青又青。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这座小城知道,兰江的水也知道。他们,是渔夫,是老师,更是中国人!
而我,在百年后的今天,提笔写下这一切,不是为了让我记住有一个渔夫,一个老师。是为了告诉我,不要忘记这座小城,不要忘记那些,用一条船,一句话,默默挺起中华民族脊梁的人!
滚滚兰江水,源远亦流长。青史未留名,人亦无敢忘……
永昌初中八(9)班:陆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