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兰江导报

兰溪全力推进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这是我们家的剁椒酱,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配料表非常干净,尝一口,香、辣、鲜……”昨天,在兰溪市孟塘果蔬专业合作社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一场模拟直播正在进行。青年孙亚平面对镜头娓娓道来,而台下几位老师则认真聆听,并给予了细致的指导和点评。

27岁的孙亚平原本从事建筑行业,不久前怀着对乡村生活的憧憬踏入实践站,主要学习日常线上直播带货、店铺运营、商品上下架等技能。从最初的“水土不服”到如今的“如鱼得水”,孙亚平感慨道:“实践站非常贴心,有老师手把手指导,帮助我们掌握内容创作和产品推广的核心能力。”

孟塘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建有5000余平方米的集成化育苗中心,年育苗220余万株,主要供应金丽衢地区的农户种植。此外,合作社还拥有一条剁椒酱加工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达10000瓶,日发货量4000余瓶,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为周边乡村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也为青年实践提供了机会。

“我们站点可为入乡青年提供培训和外出研学机会,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技能水平。同时,站点周边30分钟生活圈能够满足进站青年的食宿、交通、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孟塘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斌说。

为破解青年入乡“水土不服”难题,兰溪构建了完备的支撑体系,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打造了12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立了“理论培训+基地实操”的培养机制,设置了无人机操作、电商运营、质量检测等岗位,解决青年入乡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

科技赋能与青年智慧在各实践站碰撞出产业新火花。在跃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青年入乡实践站点,负责人徐跃正操控摇杆演示无人机植保作业。随着螺旋桨的嗡鸣,满载农药的无人机在稻田上空灵活穿梭,均匀播撒雾状药剂。

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兰溪正加速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面对传统农业植保效率低、成本高、人工风险大等痛点,无人机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节水的显著优势,成为破局的关键。

“传统人工一天最多完成50亩,现在无人机单机日作业量可达300余亩。”徐跃一边为新手演示一边介绍,年轻人是低空经济创新的主力军。站点不仅教授基础飞行技巧,更鼓励学员探索“无人机+农技服务”“无人机+乡村物流”等创新模式。今年以来,已有百余名青年通过培训获得飞手资质。

青年入乡实践点的意义,远不止于提供一个工作或实习的场所。“我们不仅要让青年留在乡村,更要让他们在乡村成长,找到自己的发展舞台。这些实践站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乡村新业态主体而建,聚焦兰溪特色杨梅、枇杷产业及农业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优先选择具备示范带动能力的企业或主体,为青年人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孵化、学习交流等服务。”兰溪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畜牧农机渔业发展中心主任吴柯表示,将继续完善青年入乡“引育用留”政策体系,通过技术培训、创业扶持等举措,推动更多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