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湖南省常德市澧县73岁老人李寿群正坐在自家阳台上,专心致志地打着草鞋。从准备材料到开始编织,不到半小时,一双精致而结实的草鞋便在老人手中诞生。打草鞋,李寿群从12岁做起,如今73岁的她仍然在不断通过草鞋讲述往昔故事。
1952年,李寿群出生于澧县。母亲家世代以打草鞋为生,从曾外祖母开始,到李寿群的母亲已是第三代。李寿群12岁那年,父亲去世,赶上村里修防洪堤,李寿群年龄小、没力气,经常干不满工分,跟着母亲学习打草鞋,10双草鞋5毛钱,母女俩以此度日。
“别人打的草鞋最多穿三天,我打的草鞋能穿一周。”李寿群笑着扬了扬手中的草鞋,自己打的草鞋比别人的更漂亮,也更加耐磨。
“现在很少有人穿草鞋了,儿子孙子都不愿意学。”李寿群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
2019年,李寿群开办了澧县李大妈草鞋店。无奈草鞋已然没有市场,顾客少之又少,订单寥寥无几。最终,李寿群的小店只经营了两年便宣告关门。
小店经营不成功,李寿群也不气馁。平日里只要不下雨,便会带着草鞋架走到公园街市摆摊做草鞋。老人对传承的坚持也遭遇了不少非议,有人笑她“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做草鞋”“又不是没钱吃饭,还做这些活计干什么”……李寿群从来不为所动,“我只担心这门手艺后继无人了,只要我还能动,一定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如今,李寿群制作的草鞋已被收入澧县博物馆、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打草鞋这项已不常见的传统技艺。 据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