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兰江导报

石碑上的阳光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06版:小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底,东北的雪刚没过脚踝时,我们一家搬到了兰溪。行李箱里装着家乡的特产,也包裹着我对太爷爷的想象——虽然没见过他,但家里人总说起他十四五岁扛枪的模样,这不免让我对革命故事着了迷。成了新兰溪人后,我总盼着能触摸到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印记。

刚到兰溪的那个周末,爸爸就带我爬横山。在半山腰的广场上,纪念碑像柄银剑刺破云层,碑座的刻痕里还嵌着去年的桂花。“1938到1945年,日军几十次轰炸兰溪,500多名官兵守在这里。”爸爸的手掌覆在冰凉的石碑上,我数着那些深浅不一的凹痕,像数着英雄们没讲完的话。

后来爸爸又带我去浙西特委纪念馆,玻璃柜里的旧油印机还沾着褐色油墨,墙角陶罐里的糙米结着岁月的霜。爸爸说,这些和太爷爷军功章上的弹痕一样,都是时光带不走的勋章。

再后来,我从书中读到1942年的兰溪:官兵们设下埋伏,让日军师团长酒井直次葬身于此。我想象着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我们取得胜利的画面,忽然间,太爷爷和兰溪的革命前辈们在我的心里都有了清晰的模样,他们都是保家卫国的人。

假期里,结束了乒乓球训练,我坐在车里经过兰江大桥,奶茶的甜香漫过车窗。江面上游船摇着金波,穿校服的孩子趴在栏杆上笑。我突然想到,当年日军飞机掠过江面时,炸弹掀起的水柱能吞掉整艘渔船。吸管戳破塑封的瞬间,我不禁感慨——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把日子过成蜜。

前几天妈妈翻出照片:那是今年清明节她和同事一起祭扫烈士纪念碑时拍的。小白花缀满碑座,像落了场春天的雪。“等下次,我们一起去。”爸爸摸着我的头说。我盯着照片里的纪念碑,心里悄悄说:放心吧,新兰溪人也会记得你们。这片英雄护着的土地,如今盛着我的笑声,我要亲手把感谢放在碑前,就像太爷爷当年守护家乡那样,好好爱着我的第二故乡兰溪。

振兴小学五(9)班:苏志彧

指导老师:汤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