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燕娟
导报讯 “惊蛰这个节气有什么特点”“东风解冻,蛰虫始振……”8月2日下午,30多位小学生参加了兰溪市博物馆组织的“风启新阳 雨润物华”春日节气研学活动,开启了触摸古老时间智慧的旅程。
7月20日起,市博物馆与杭州农历博物馆联合开展了“兰韵解岁时 溪畔识季候”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特展,并根据展览设计了相应的二十四节气系列文化研学活动。
活动中,杭州农历博物馆馆长张放带领孩子们观展,以诗意的语言解读七十二物候的微妙变迁。现场,将节气与诗词、花卉编织成的文化图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睛,惊叹声此起彼伏。“节气不是老黄历,而是解码天地万物的钥匙。”随后,张放还给孩子们作了“春天的密码”主题讲座。他鼓励孩子们多走进大自然。
在随后的植物拓染环节,实验小学学生童瑞晞小心翼翼地将花瓣铺在棉布上,拼成一幅花卉图,裹紧棉绳后抡起木槌敲击,汁液渐渐晕染出淡紫色纹路。“原来可以把季节‘印’在袋子上。”她高高举起亲手拓染的束口小袋子,青草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现场指导的社教老师郑雯说:“植物拓染是古人记录季节的方式,孩子们敲打的每一下,都在连接千年的自然观察智慧。”
据悉,这场持续整个暑期的文化盛宴,还将带领青少年体验夏荷扇绘、秋日药香、冰雪面塑等节气主题活动,让中华时间哲学在童心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