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同年9月,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选举新省委,并派干部赴各地恢复党组织、领导武装起义。10月,省委派姜挺为浙西特派员到兰溪,主持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提出转向农村、发展党组织和农民协会、准备武装起义的任务。会议选举成立首届中共兰溪县委,姜挺任书记,县委机关设在溪西区助穆庙,代号“郎永和”。
县委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并在莲塘岗村秘密制造土枪,为武装起义做准备。
会后,县委委员分赴各区发展党组织和农民运动。姜挺等在游埠、诸葛、水亭等区发展党员,建立支部。至12月,兰溪已建立5个区委和1个区党组织,党员200余人。工农运动蓬勃开展,革命斗争从低谷走向复兴。
1927年11月,浙江省委机关遭破坏,但兰溪县委因机关迁移未受影响。县委委员徐玉衡派徐连金赴上海法租界建立秘密联络站“飞飞脚踏车修理行”,为革命同志提供掩护。1928年1月,姜挺被捕,县委常委邵溥慈在三泉村主持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改选县委,邵溥慈任书记,县委机关迁至水亭区。新县委继续领导群众开展经济斗争和武装准备,党的队伍迅速壮大。至4月,全县新增6个区委,党员达1400名左右。
兰溪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中不屈不挠,推动土地革命深入开展,为后续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兰溪市委党史研究室)
兰溪党史微课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