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情系阿克苏

日期:10-01
字号:
版面:04版:读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王秀兰

  有一种美是阿克苏的美,它苍凉高远,凛冽不驯;它碧翠温柔,辽阔壮美……它是大自然的神笔挥洒出的绝世画。

  《阿克苏的风吹来》是援疆教师王秋珍的纪实性散文。全书四辑,分别为“一山一景有天香”“美食十二配郎酒”“万里声名进学校”“簌簌衣巾落枣花”。书中语言优美,凝练含蓄,善用修辞,生动有趣,意蕴隽永。读来让人手不释卷,精神酣畅。书的前页配有阿克苏的美景图。那一望无际的浅碧深黄,拂着你的眼;那带着天香的山雪物什,撩拨着你的心;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着实让人震撼!

  书的第一辑,主要写阿克苏的美景。“黄,一望无际的黄,摄人心魄的黄。以英雄的姿态,傲立于茫茫沙漠……”在《睡胡杨》中,你能领略睡胡杨的沧桑壮美。作者还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把胡杨的睡姿清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没有了漂亮的衣裳,没有了强劲的臂膀;只有残存的一点儿躯干,或者裸露的根桩,在地面上挣扎。有的胸膛洞开,像一张惊恐的嘴;有的撑开双手,像一位竭力振臂高呼的老人;有的全身散开,倾斜一侧,像断翅的雄鹰。”瞧,胡杨睡了,即便睡了百年千年,它们的心中依然有水流的方向,依然安放着梦升起的东方。书中还有那黄沙漫漫的苍凉孤寂,一望无际色彩斑斓的草原盛景,遍地盐碱的柯柯牙翻天地覆的变化,以及人定胜天的柯柯牙人民的奋斗精神。徜徉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书的第二辑,主要写阿克苏的美食。作者初来乍到就被当地美食所诱惑。新疆不仅打馕、烤全羊声名远扬,就连大盘鸡、冰糖心、纸皮核桃都诱惑着人们的味蕾。新疆烤馕是有讲究的:“烤馕前,要用柴火烧热馕坑,烤时把柴火撤下,靠炭火的热度来烤。红红的木炭,圆圆的馕,热烈的相爱,深情的缠绵。馕散发出来的香,像一句句迷人的情话,把馕坑填了个严严实实。”你品这句意,分明在拿新疆馕和馕坑当情人写,幽默风趣尽显,妥妥的都是诱惑。烤全羊却是时间的作品,讲究一个“慢”字,没有等待的耐心,就没有让人惊艳的烤全羊。是啊,慢烤出来的羊肉才最有味道,能让人啃它个手指流油,日月无光。像这样的美食,阿克苏数不胜数,它们像新疆人一样,沉淀成深厚质朴的文化底蕴,传承千年而不衰。

  书的第三辑,主要写作者支教的学校所发生的事情。这里有勇敢无畏可爱率真的脸庞,有他们对知识的极大渴望,更有深厚师生情。在这里,阿秋老师开拓了诗歌探索课。她用诗的语言、独特的教学方式,教孩子们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诗歌如一枚种子,让孩子心里从此有了诗与远方。在这里,她让浙江东阳的学生给维吾尔族孩子写信,送来了万里之外的温暖和友谊,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在这里,她通过特殊的教育手段,走进一个个学生的心里,用体贴入微的关爱,挽救了那些或自卑、或偏激、或任性的灵魂。她让孩子们都灿如金色花,开在春风里,开在善良里,完美地诠释了最美教师的大爱精神。

  书的最后一辑,主要抒发作者的感悟。这里既有对善良的认识,也有对爱的领悟。“岁月似飞鸟,人生弹指老。当下,老王已老,阿秋未秋。”她被老王的善意留言感动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总有一些记忆如钉楔木,总有一些回想似灯掌夜。”她被同事的温情包围着。还有送披巾的噜啦啦,那份独特的爱由内而外散发着光芒。她感慨着:每一种善都长着记性。每一种善都有来处和归途。爱是会传染的,也是会滋生温暖的。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暖。愿我们都被阿克苏的风温暖着,走遍世界而不寒。

  跟着《阿克苏的风吹来》,我仿若来到新疆,领略天山脚下一处处绝世美景,品尝阿克苏的独特美食,奔赴一场精神盛宴。吹着阿克苏的风,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大富翁。在袅袅炊烟里,在绝世盛景里,心儿荡涤成一方宁静温柔、辽阔高远的大漠绿洲,富足而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