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
微观点:医院食堂做月饼出圈,看似是跨界逆袭,实质上是坚守了最朴素的道理:以品质取胜。
近日,有网友发现,在贵州一家大型超市里,销售榜排名第一的月饼,竟是贵州省人民医院职工食堂制作的。事件引发热议,有网友评论:“没想到最后打败月饼厂的,是一家跨界做月饼的医院。”记者联系贵州省人民医院,确认这款月饼确实是他们食堂做的,“现在卖得非常火”。职工食堂工作人员则表示,他们只生产一款火腿月饼,已热卖十几年。对此现象,专家表示,品质是关键,食堂只要抓住品质,一样能做出大产业。
医院食堂做月饼,“干”掉许多月饼厂家,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除了贵州省人民医院职工食堂制作的“省医月饼”,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600号月饼”、扬州中医院苁蓉酥月饼等,都很受消费者青睐。医院食堂做月饼打败月饼厂,“非专业”打败“专业”,其蕴含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品质坚守,这是赢得市场的根本。20多年来,贵州省人民医院制作的这款月饼一直选用云南宣威火腿,搭配蜂蜜,采用油纸简易包装。它不搞花里胡哨的“创新”,始终将品质放在首位;不会为了利润压缩生产成本、用劣质原料以次充好,更不会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而过度包装。它始终以平淡的方式,保持品质不变。从职工食堂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市场,凭的就是对品质的坚守。这是产品立足的根基,也是长久发展的源泉。没有品质支撑的月饼,无论装扮得多么华丽,无论如何频繁换“赛道”,都无济于事。讨消费者欢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品质;否则,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当对品质的坚守达到极致,怎会得不到消费者的喜爱?
医食同源,加持信任。当下,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关注的核心是食品的健康、安全、卫生与可靠性。医院食堂制作月饼,能让顾客对食品的卫生状况及营养均衡更为安心。医院食堂长期服务医患群体,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本就更高,这一属性天然让消费者更放心。当然,医院食堂的月饼也用事实证明了自身的靠谱,否则也无法红火这么多年。而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并非建立在突击式营销之上,也不是靠特殊的营销手段,而是通过消费者的口碑传播,这是最让人信服的营销方式。
做月饼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医院食堂坚守一款月饼,不追求“短平快”的盈利模式,不盲目追逐网红口味。其实,当产品做到极致,“我的口味就是网红口味”,而“工匠精神”,正是支撑这份自信的底气。当月饼注入“工匠精神”,便会拥有非凡的生命力,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经典选择”。
医院食堂做月饼出圈,看似是跨界逆袭,实质上是坚守了最朴素的道理:以品质取胜,不浮躁。说到底,消费者喜爱的月饼才是好月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要相信,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品质支撑的月饼,终究无法让消费者长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