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培优育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联谊报讯  “既分析了发展堵点,更给出了实打实的破题思路,我们对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更有信心了!”日前,在嘉兴南湖区政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娟说。

  会前,与会人员先后来到湘家荡农业园区嘉兴酒厂、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情况。

  近年来,南湖区已逐步构建起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截至2024年底,南湖区注册家庭农场7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4家,培育出江南葡萄、白玉蜗牛、姜中煌、凤桥水蜜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

  如何实现从“做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区政协成立课题组,深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实地调研,为建言献策打下良好基础。

  会上,区政协委员、净相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勤呼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健全质量体系与营销体系,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区政协委员、致公党南湖区总支部副主委杨叶军提出,通过品牌培育,整合特色产品,建立统一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举办“南湖土特产博览会”,通过直播带货、农旅融合等方式提升南湖土特产品牌影响力。

  “农业要强,关键在人。”区政协委员、新理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晓海建议,建立“新农人需求清单”机制,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新农人”。

  区政协委员、文虎酱鸭副总经理缪国斌建议,成立老字号与非遗企业培育库,关注传统企业的发展困境,出台针对性扶持措施。

  区政协副主席张芳军认为,要大力发展农业电商,补齐冷链、仓储、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重视品牌建设与产业融合,支持经营主体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

  副区长蒋伟表示,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积极培优育强农业主体,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赋能激活美丽经济,切实把委员的意见建议转化为“三农”工作的有效举措。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城乡融合的关键抓手。”区政协主席章剑说,将持续关注“三农”发展,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力缩小城乡差距,擦亮南湖“城乡融合发展”金名片。

  通讯员  蒋宇杰  陈军

  本报记者  蒋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