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岗
我本烦养狗,张口兽,吃喝拉撒太拴人,生老病死太揪心。无奈儿子执意。转了几家宠物店,一条“黄斑美饰眼鼻嘴,黄色屁股半黄腿”的黑色杜宾犬,跟儿子亲昵,遂成为家庭一员。“毛孩子”进宅,儿子名它“条子”。
与条子相处6年多,对狗和养狗,有了更多观察和体验。
条子好奇心、学习力极强,极善察言观色揣测人意。无论干啥,它都专注地看。与它说话,也都是歪头侧耳,神情专注地瞅着你,像是懂了,又像没懂。久而久之,我明白了,它那是认真地听,默默地记,用心揣测领悟。积累多了,直到有一天触类旁通,茅塞顿开。还有,常见它吃着吃着、玩着玩着,就突然发呆,目视前方,有时竟呆10多秒钟。从环境条件看,基本排除疲劳、惊吓、念主等可能,大概率是在思考,最大可能是思路的突然接通且获得了新知。正是新知的不断获取,几年下来,从一个“毛孩子”成为一条不负盛名的“猛士”。
条子的生活就是吃和玩。餐桌上有啥,凭它极灵敏的嗅觉,全知道。闻有喜欢吃的,立马来一个“乖乖坐”,这是申请“我也想吃”。若再一步步往前蹭,就是“恳请”了。有一样想吃的没给,就“乌鲁,乌鲁”叫着要。但只要一说“等会给条子吃”,就吃了“定心丸”,耐心“乖乖坐”等,有时等得流出筷子长的口水。
条子从不觉低人一等,而认为自己也是家庭一员,分工负责安保。出来进去,它总跟着我们。做饭,它在厨房门口看着,上个厕所,也守在门口。后来我明白,它这是履行责任义务使命,也是观察学习。我们睡觉都在楼上,条子自己在楼下。可每天清早,一听楼上有响动,条子就快速到楼梯处,两只前爪踏在第一级台阶上,竖着耳朵,仰头注视,早早地、静静地等待人下来,有时要等十来分钟。每每长时间等待,每每痴情不改,从未贪睡和稍迟。
今年5月4日凌晨1点多,条子因呼吸困难住院,11点准备在氧舱内作超声检查,突然呼吸骤停……才6岁多,正是生命绽放时,就永远地离去了。当晚,冒着淅淅沥沥小雨,小区狗友们分乘3辆车驱车数十公里,来到宠物殡仪馆,送别这个朝夕相见、可亲可爱的小生命、小朋友。
通过条子,我有感有悟:
——人狗有情缘。遇见条子并有过一场相互眷顾、相伴互慰的美好时光,是自然相遇,天赐一家。朋友问我,条子去了,再养一条吗?我、爱人和儿子出奇地一致:条子已是毛孩子中的至亲至爱,占满了留给狗的心灵空间。这空间只有条子,只能有条子,再也容不下其他了。
——特别爱学习。与主人沟通交流的需要是狗狗学习的最大动力,注意观察是其学习的主要方式。条子是我遇见的最聪慧好学的异类:不会说话心里明,家事人情全都懂。肢体语言表诉求,心声全在叫声中。
——最是有情义。狗只想让主人好,那种忠诚、呵护、厮守,那种无怨无悔,那种只许你做的不对而绝不允许自己做的不好、只许你负我而我绝不负你的爱,是超人的。
——狗性随其主。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主人也是狗狗的第一任老师。人的价值选择、生活习惯也影响狗狗。主人宽厚,狗不刻薄;主人彬彬有礼,狗也不汪汪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