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周兴嗣一夜写就《千字文》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02版:国风       上一篇    下一篇

  □汪金友

  中国古代有三个流传甚广且堪称经典的启蒙教材,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字经》产生于南宋时期,《百家姓》产生于北宋初年,而《千字文》则产生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比《三字经》早800年,比《百家姓》早500多年。

  你看《千字文》的开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既朗朗上口,又韵味无穷,包含很大的知识量。

  可你知道吗?这篇传世佳作,竟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一夜之间编写出来的。

  《梁史》记载:“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有更为详细的记载。

  中兴二年(502),梁武帝萧衍建立南梁,然后改革弊政,发展教育,希望自己的后代早读书、多读书,尽快掌握治国安邦的本事,但他发现当时并没有一本适合孩子的启蒙读物,于是让文学侍从殷铁石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常用字,供皇子们学习运用。

  过了一段时间,梁武帝检查皇子们学习成绩的时候,发现殷铁石摘选的这一千个字,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枯燥无味,难于记忆。

  怎么办呢?梁武帝突然想到了周兴嗣,这个人博学多才、见多识广,而且挥笔成篇、出口成章,何不让他一试?梁武帝让人把周兴嗣找来,对他说:“卿家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如能为朕将这一千字串联成文,有知有识,有韵有趣,岂不更好!”

  周兴嗣受宠若惊,又觉压力山大,带着这一千个字纸回家,闭上房门,茶饭不沾,将字摊在地上,逐字揣摩。经过近两个时辰的冥思苦想,突然脑洞大开,想到一个思路:以时为纵,以空为横,以人为本,以物为情。四字一句,句句相通。

  此时已是凌晨,周兴嗣提笔在手,热血沸腾,一篇文从字顺、内涵丰富的四言韵文,在一个时辰内一气呵成。

  第二天早晨上朝,许多人见了周兴嗣都发现,一夜之间,他的头发竟然全都白了。周兴嗣并不在乎,大步流星,直接进入宫中禀报:“圣上交给我的任务,我已完成!”梁武帝接过一看,拍案叫绝。马上下令,送去刻印,作为启蒙读物刊发全国。

  《千字文》全篇共250句,四字一句,四句一组,两组一韵,前后贯通。涵盖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修养等多方面的内容,融知识性、可读性和教化性为一炉,被称为“千古奇文”。从此,不仅中国帝王之家有了一本集识字、书法和思想内容为一体的启蒙读物,而且在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也有了问世最早、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