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案头上的尊师崇德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04版:鉴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竹雕张良拾履裁纸刀

  □周小丽

  我国自古便讲究尊师崇德。《礼记·学记》中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维护师道尊严,不仅要求学生的言行举止体现出对老师的尊敬和礼貌,更要从内心敬重老师。《礼记·大学》中还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德乃教育首要之义。尊师崇德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师长、探索未知、陶冶情操、传承文明,此乃治学之基。笔者有幸收藏了这样一件体现尊师崇德的古代文房用具。

  这件竹雕张良拾履裁纸刀,采用湘妃竹制作,两面圆弧,三面开刃,是古时文人用来裁纸之物。刀身上雕刻着张良拾履图,只见图中的张良捧着一只鞋子站立在桥头,像在对人说着什么。他头戴巾帽,苍髯如戟,半挽衣袖,身体略略前倾,态度非常恭敬。刀身的另一面还雕刻了一幅梅花图。裁纸刀的刀柄上密布着变体缠枝莲纹,色彩鲜明悦目,花纹之上又施以阴刻,勾勒花筋叶脉。整个裁纸刀雕工精湛,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包浆红润如玉,光泽柔和,不浮不嚣,锋芒内敛,有一种沉静优雅的魅力。

  张良拾履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年轻时的张良,在一次过石桥时,见到一位老人把鞋子丢进了河水里,老人叫张良捡回来,张良出于对老人的尊敬捡回来了鞋子,可谁料老人再次把鞋子扔进了河里让张良去捡。一连三次,张良都非常恭敬地把鞋套在老人脚上。通过这件小事,老人看到了张良的德行和素养,于是把闻名于世的《太公兵法》传授给他。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后来帮助刘邦完成统一大业。

  裁纸刀究竟何时进入文人书房,成为一项独立文房用品,已不可考。《南史》载:“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南北朝时期,文人裁纸写信,或用绢布作画,尚无专门的裁刀,也就是随取小刀替代,并无过多的讲究。后来,纸质更为柔软且富于韧性的宣纸流行,人们发现,用利刃裁宣纸,很容易裁偏,造成纸张浪费,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反而是刃口略钝的刀更好用,可以在裁纸的同时把纸扯平整。于是,金属不再是裁刀的唯一材质,象牙、玳瑁、红木、玉石、牛角、竹子等质地坚硬的材料也被用于制作裁刀,造型也更多样化,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用文具。

  裁纸刀不仅属于实用性文具,是文房的常设之物,还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的要求,故裁纸刀颇多精心之作,用以寄托使用者的情致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