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全省政协主席暑期读书会暨市、县(市、区)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编(下)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04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强化质效导向 深化全程协商 

  以高质量提案助力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提案委

  强引领筑根基,把牢提案工作方向。落实省委主要领导阅批重要提案机制,严格落实省政协党组部署要求,认真履行分党组主体责任,严把提案工作政治关、质量关,把“同心向党”贯彻落实到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

  强使命抓源头,提高服务大局实效。突出优势建言,服务保障住浙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党政中心工作提出提案。强化提案培育,召开知情明政座谈会,严格审查立案,加大提案并案力度。开展集体攻关,推动各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界别及界别活动组发挥组织优势,提出建议。推动成果转化,加强平时提案征集力度,促进调研议政成果向提案转化,及时将省政协专家协商会成果转化为重点提案。

  强特色重实效,深化提案办理协商。谋实调研协商,将调研作为立案要件,增强运用提案履职的靶向性和资政含金量。探索专题协商,开展同类提案集中协商、集中办理,提升办理质量和效率。综合运用面商座谈、实地调研、登门走访等方式,强化督办协商。

  强规范促创新,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修订完善提案工作条例、重点提案办理、优秀提案评选表彰等制度。优化闭环机制,持续优化迭代“提案在线”,实现集知情明政、提案征集、提交、交办、答复、反馈、评议等于一体的全过程智能化。促进业务协同,完善各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界别活动组参与提案分析、提案督办等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提案办理单位提升办理实效,对建议逐条答复,开展提案办理“回头看”。 

  发挥协商优势 更好服务大局

  □杭州市萧山区政协

  聚共识汇合力,为助力打造“两个范例”聚势赋能。空间联动,功能共融,创建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萧山区分中心。机制创新,高效运营,组建“双专班”联动运营模式,精心培育“政协云厅”等常态化、标志性履职品牌。联盟扩圈,履职延链,吸纳40家单位作为首批联盟单位。建立实践中心知识产权工作站,成立委员律师志愿团。

  深协商谋良策,为助力打造“两个范例”竭智尽力。精心选题,把牢协商“方向盘”,健全完善“党政点题、政协选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遴选机制。集成履职,点燃协商“强引擎”,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打出“界别协商找痛点+专委会对口协商通堵点+民主监督治难点”组合拳,锚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创新“调查研究破命题—协商建言解难题—监督视察促答题”三级递进模式。强化协同,构建“交办—督办—反馈”闭环链。

  重实干促发展,为助力打造“两个范例”躬身力行。头雁领航,专班攻坚挑“重担”,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组建“专委会+专业委员+智库成员”服务专班。界别组团,专业赋能显“特色”,开展“为发展谋一策、为群众办一事”界别工作提升年活动。全员上阵,一线履职展“作为”,开展“聚力YOUNG帆,抵达更青年的萧山”主题活动,连续三年助力湘湖系统提升。

  健全工作制度机制 提升协商议政质量和实效

  □宁波市鄞州区政协

  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机制,建言资政更有质量。议题与方案同步生成,创新“前期调研—确定选题—提出方案—再次调研”模式。现场与云端同步互动,打造“场内+场外”“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模式。评估与落地同步推进,探索协商成果采纳的评估和二次落实机制,由承办单位反馈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常委会会议评估整体成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完善专委会履职机制,服务大局更加有为。建强“2+1+N”队伍,即“2名干部+1名联络员”,同时精选知识专长、职业特征突出的委员编入相应专委会。深化专委会协同,建立专委会跨界联动机制,聚焦综合性履职议题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应用型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协同合作。打造履职闭环,建立“协商+监督”跟踪落实机制,各专委会将上年度协商议题转化为本年度监督内容,形成工作闭环。

  深化思想政治引领机制,凝心聚力更具实效。“三个一”加强与台湾青年、港澳界人士的联系,实行“布局一类聚识阵地、形成一份需求清单、开展一批联谊活动”工作模式。构建“双走进”机制加强与大学生青年群体的联系,大学生以“民情观察员”身份参加政协活动,委员通过青年夜校等载体讲授思政和实务课程。“多层面”加强与民营企业家的联系,搭建“鄞商大家说”平台,设立“鄞商会客厅”等助企服务阵地,委员层面推出结对联系产业园区等举措。

  高质量建设“委员之家” 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瑞安市政协

  重党建强机制,着力打造政协形象的展示窗口。深化党建引领,构建政协党组把方向、履职临时党支部唱主角、党员委员当先锋的良好工作格局。健全联系机制,建立完善“主席接待委员日”机制,市政协领导在“委员之家”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展示政协风采,“委员之家”设立政协工作展示区,配备可视化数据仓,发挥宣传赋能作用。

  重协商强主业,着力打造委员尽责的履职平台。一体化开展协商议政,发挥“委员之家”协商载体优势,定期开展“微协商”活动,创新开展“提案月月商”驻点守候服务。精细化收集社情民意,进一步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定期开展“社情民意大家谈”活动。常态化安排委员值班,化身“群众接待员”,推行委员值班APP。

  重民生强服务,着力打造助力共富的重要载体。助力“富口袋”,委员走进车间田头共谋发展之策,牵线搭桥服务民生难事,“委员之家”策划一月一主题展览。助力“富脑袋”,群众参观“委员之家”无需预约、扫码、登记,就可参观体验“公益课堂”“公益茶”和“公益读书室”。创新开设界别直播间,界别发言人在“委员之家”为界别发声,宣传宣讲党的政策。

  创新民主监督方式 助推党政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长兴县政协

  紧盯不放,接力督好一件事。聚焦同一个具体事项或问题,采取不同的协商监督形式,多年持续跟进,动态关注,助推监督事项效果不断放大。如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三年度分别采取专题恳谈协商、委派民主监督、专题视察等形式连续跟进。

  化大为小,接续督促关切事。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社会公众、企业等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选择其中切口比较小、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通过每年在全体会议上以大会发言的形式进行监督,并在会后转化为重点提案,由分管县领导领衔办理,办理情况在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开展评议。

  贯通协同,合力督解民生事。探索开展政协民主监督与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贯通协同试点,形成了以“人员联动、贯通监督力量,信息联享、贯通监督内容,方式联接、贯通监督路径,质效联评、贯通监督闭环”的“四联四通”协同监督模式。

  专家支持,精准督成专业事。针对一些前瞻性、专业性比较强,县级政协监督力量相对不足的事项,邀请有关领域专业人士参与,听取和借鉴专家建议,提高监督建言质量。

  借势借力,倒逼督实重难事。针对一些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和容易反弹回潮较难根治的多发性问题,注重借助县重大工作推进机制,面向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曝光通报,推动监督建议转化落实。

  打造“334”履职模式 助力走好全民健康“幸福路”

  □平湖市政协

  坚持系统联动,让协商机制实起来。健全议事协调机制,深化政府与政协“议题共商、事项共督、成果共推”联动机制,大会发言和重点提案纳入政府督查督办内容。完善一体履职机制,将履职助力贯穿决策前后与实施过程,开展解剖式调研、递进式协商。优化综合评价机制,以“问效式”协商、“问诊式”监督加强履职成果采纳、落实、反馈。

  强化融合赋能,将履职矩阵建起来。以“平台+渠道”贯通民情链,联建“两大健康”政协履职平台,联通政府部门业务条线渠道,打造“厅堂室站”一体贯通格局。以“界别+镇街”拓展履职链,建立界别活动组与镇街结对联系组团履职制度,每年安排健康相关主题活动。以“委员+专家”提升服务链,发挥教育、医药卫生、社会科学等界别委员专业优势,开展界别集中服务周活动。

  突出质效导向,把特色优势强起来。创新品牌,扩大影响力,念好“引、聚、暖、创”四字诀,在委员联系群众、履职为民中推动“四个凝聚”有效落实下去。紧盯需求,增强传播力,以“委员领衔+专家智库”形式解疑释惑、回应民声,运用数字化手段将网络流量变为聚识增量。开放合作,提供支撑力,探索“政协专门平台+院校专长优势+机构专业力量”开放式提升路径,开展多领域合作。

  深耕“纺都同心助共富” 赋能共富示范区建设

  □绍兴市柯桥区政协

  注重统筹谋划,以系统思维下好助力共富“一盘棋”。拓展助力共富内容,从单一公益帮扶拓展至建言议富、监督促富、联村帮富等。落实助力共富责任,构建“主席牵头、副主席分头负责、专委会分工落实”责任链,聚焦兴村融合、增收富民等共富场景清单,常态化下沉开展协商、靶向服务与项目攻坚。办好助力共富提案,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领办,区委书记连续多年督办。

  注重靶向发力,以精准履职打好助力共富“组合拳”。围绕共富献良策,围绕印染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等开展调研,常态开展“推进城乡融合 助力共同富裕”主题协商。围绕共富聚共识,推行14个共富片区集成履职,形成“勤劳创新致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识。围绕共富强监督,主席会议成员“一线督查、现场解难”,持续深化民主监督,推动“四好农村路”、农村饮用水改造等设施服务升级。

  注重机制保障,以多元协同唱响助力共富“协奏曲”。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副主席参与负责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依托民生议事堂、“一委一品”示范点等,在共富赛道上同心发力、同频共振。建立委员参与机制,推动政校企村共建电商培训基地,打造“竹大师共富工坊”等。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明确委员在乡村振兴、产业帮扶中的职责任务,建立共富实践工作台账。

  四维度协同发力 深化“浙里协商”兰溪实践

  □兰溪市政协

  零距离搭建协商平台,推动“商”有温度。完善“全体会议政治协商+常委会会议专题议政+请你来协商”“126+X”协商工作体系,构建“主平台+微载体+云网络”三维体系,主平台提质增效,微载体灵活渗透,云网络智慧赋能。

  精细化重塑协商机制,推动“商”有深度。开放协商扩参与,出台《加强开放型政协建设十条举措》。以学促干提效能,实施“阅读2025·书香化心香”委员读书系列活动。双向互动优流程,不拘泥会场、不提供发言稿、不限制互动轮次。

  闭环式落实协商成果,推动“商”有效度。争取党委支持出台《关于促进政协协商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清单式报送促采纳,推动形成党政领导及时阅研政协协商成果的良好氛围。分级式督办助落实,建立半年度提案视察问询、每季度“民情一点通”疑难问题督办机制,建立主席集中视察制度。通报式反馈拓影响,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委员和群众,试行民生协商成果媒体公示制度。

  多维度放大协商效应,推动“商”有厚度。优化程序强引领,观点分歧不影响态度共识,认识差异不突破底线共识,选择不同不偏离目标共识。营造氛围促和合,倡导“真协商、平等议、求同存异”文化。广泛联络筑同心,将每次协商活动作为联系专家学者、乡贤英才的契机。

  发挥专委会“专精特新”优势 为山区县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龙游县政协

  锚定“专”字,整合推进共富的专业力量。构建专业矩阵,创新打造“龙有情”总品牌和“四季商”“履职+”“青雁归”等“1+8”协商矩阵。提升专业效能,组建工业经济、现代农业等专业领域的委员履职小组,邀请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担任智库成员。

  紧扣“精”字,助力破解共富的关键难题。精准赋能产业升级,主席会议连续5年专题研究,助推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浙江建设技师学院落地龙游。精准助力青年发展,举办30多期人才专题协商议事活动,推动出台“六奖六补六保障”等政策。精准破解民生痛点,推动县委县政府决策建设佛乡水库。

  发力“特”字,擦亮助力共富的履职特色。用好特色协商平台,破解乡村一线难题。开展特色履职活动,如牵头成立黄茶委员工作室,推广上层发电、下层种茶的“茶光互补”模式。拓宽特色协作路径,做好“攀高亲、结远亲、联近亲”工作,促成镇海—龙游山海协作产业园等“飞地经济”落地。

  着眼“新”字,激发实现共富的效能活力。以新理念聚合力,加强与党政部门、社会组织、各界群众沟通联系。以新技术提质效,研发应用“履职小管家”。以新机制优效能,完善“党委点题、政协答题、跟踪问效”闭环,创新推出“民生议事堂回头看”机制。

  深化“你好青年”履职实践 彰显人民政协显著政治优势

  □岱山县政协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青春向党思想根基。建立“党建+青年”统领机制,将青年发展纳入年度重点履职议题,建立“红色成长档案”。建立“委员+青年”共学机制,完善“青委共学”跟踪培养体系。建立“项目+青年”实践机制,助力党委政府培育百名精通大宗贸易、能源储运的“青年链长”。

  搭建协商议政平台,扩大青年有序政治参与。创建“双线融通”建言矩阵,线上建立“云端议事厅”,线下成立“青年观察团”。搭建“多维赋能”参与机制,升级“政协与共青团面对面”机制,邀请青年参与政协履职活动。构建“全程智治”转化闭环,建立“数字化提案追踪系统”让参与青年实时全程感知提案办理程序。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推青年群体成长成才。升级“青年互动交流圈”,构建“教学授课+实操训练+沟通交流”机制。打造“岱商青创朋友圈”,建立委员企业导师帮扶制度。营造“青年温暖生态圈”,聚焦青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构建“成长支持、发展赋能、诉求响应”的全链生态。

  做好带头示范表率,展现青年委员时代风采。引领科技创新,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中示范带头。凝聚乡情认同,在挖掘乡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中主动作为。弘扬担当精神,主动下沉一线服务民生。

  一线组团赛履职 共绘山区共富图

  □仙居县政协

  锚定共富坐标,构建“三维联动”履职体系。对标上级要求,找准共富“主赛道”,形成政协年度“协力共富”工作履职重点。下沉基层一线,摸准共富“需求点”,面向界别群众征集共富议题。汇集委员合力,设立宣讲、智囊、监督、帮扶、文化、矛调六大共富功能团组。

  集成组团服务,破解共富难题的实践路径。到产业升级一线,以“调研+协商”推动产业链增值,围绕杨梅、中药材等共富产业,以重点课题研究、“请你来协商”等集成履职。到项目攻坚一线,开展“委员组团进项目促共富”行动,以“专业+协同”保障建设落地。以“界别结对联系服务村企”活动为载体,到民生改善一线,以“结对+监督”兜底共富底线。

  凝聚共富合力,激活山区发展的内生动力。理论宣讲聚共识,深入村企宣讲共富理论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同心向党读好书,履职为民促共富”委员读书活动。青年赋能强活力,推进“崇学青年夜校”建设,打造“推共富·青年行”等系列课程。示范引领树标杆,以抓好委员“情怀教育”为核心,深化“五比五看”,开展“百名委员联千户践初心促共富”活动。

  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 做到干有平台、干有实效、干有保障

  □龙泉市政协

  丰富阵地载体,让委员“干有平台”。实体化运行实践中心,有机整合十大功能区,建成多跨融合的履职服务综合体。特色化设立委员接待日,组织政协委员常态化服务群众。系统化推进履职实践,动员委员积极投身“筑牢极致匠心·共创品质龙泉”“凝聚共识汇合力·同心创业再出发”履职实践活动。

  提升履职水平,让委员“干有实效”。以协商建言助推特色产业提质发展,以生态工业化为主线,聚焦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等切口开展专题协商议政。以监督调研护航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组建瓷土保护调研专班,开展联合调研监督。以汇聚共识助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依托民生议事堂、“六送下乡”“双百双促”等载体,最大程度将社会各界共识力量凝聚到助推乡村生态保护、产业振兴、文旅融合上来。

  加强机制建设,让委员“干有保障”。优化履职管理,制定完善履职评价、服务管理等系列制度,建立委员履职数据库,开展履职分析评价,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强化服务保障,举办“书香政协·崇学悦读”活动,完善协商建议答复、提案办理“回头看”、社情民意信息反馈等双向反馈机制,开展“走访百名政协委员”活动。深化协同联动,着力构建履职协同、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