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让非遗赋能文旅产业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联谊报讯  苍南县文化资源丰富,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50多项,其中省级以上20多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非遗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体系。

  连续七年入围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苍南,如何通过“非遗+旅游”,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在苍南县政协重点提案《深入挖掘本土非遗资源,打造苍南特色文旅融合》办理面商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曾仁海与政协委员共谋新路径。

  该提案由县政协委员、叶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其丹等提出,建议采取资金补助、培训提升、市场对接等方式,构建非遗人才成长的梯度支持体系;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造具有时代感、互动性的IP;利用168黄金海岸等网红打卡点的流量优势,设置非遗展示销售区及研学旅游活动。

  提案办理单位县文广旅体局介绍办理情况,委员们进一步提出意见建议。

  “山海+非遗,是苍南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县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县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黄安建议,通过文化活化、场景再造、全域联动,打造非遗活态传承空间,开发非遗体验文旅产品。

  “通过非遗+数字,吸引年轻人。”县政协委员、县文广旅体局副研究馆员陈庆泛提出,建设沉浸式非遗主题景区,结合AR/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构建互动体验模式。县政协委员、汉茶(苍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坤认为,要加强青年非遗传承人培养,推进非遗产品年轻化。

  县政协委员、汇佳日产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希拉针对舌尖上的非遗,提出构建“传承+产业”模式,推进桥墩月饼、矾山肉燕等美食类非遗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和数字化升级。

  县政协委员、灵溪镇仁义堂药店企业负责人翁岩碧建议,发挥中医药非遗优势,打造沉浸式体验工坊与特色康养路线。

  县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吴锡勇呼吁,积极推进“苍南拔五更”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开发文旅体验项目,让这一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曾仁海说,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多元平台体系,发挥非遗协会、文艺家联盟等组织效能。打造精品产品矩阵,推动非遗资源产品化、清单化、项目化,助力非遗出圈。凝聚协同推进合力,推动非遗火起来。

  县政协主席叶信迪表示,要严格落实提案办理责任制,及时跟进、保持沟通,切实将委员建议转化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通讯员  肖婉君  本报记者  徐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