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长三角农博汇的建设现场、浙沪交界的山塘古街、龙萌湾的生态画卷里,有一群身影活跃其间:他们是平湖市政协广陈镇委员履职小组的成员,扎根乡野沃土、矢志不渝助推农业强、文旅兴、乡村美、百姓富。
机械臂的应用,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环境;恒温恒湿的空间,打破了农产品固有的生长周期……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科技为农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市政协委员、广陈镇副镇长王斌是这片“农业硅谷”的打造者之一。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作为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多年来,王斌积极推进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集聚农开区,目前已建成水稻、设施蔬菜2条全产业链,“AloT蔬菜全自动化水培种植”入选2025浙江省十大“人工智能+农业”实践案例名单。
聚焦农业人才培育,他积极推动农开区面向全国招揽农创客、“新农人”。如今,这里已汇聚22位农业硕博人才、55名“新农人”。在他的推动下,1300余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明月山塘为浙沪共建景区,以山塘桥为分界点,桥之南为平湖广陈镇山塘村,称“南山塘”;桥之北为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称“北山塘”。在广陈镇委员履职小组“田园协”机制的助力下,景区引入山尾茶空间、Fei Coffee、明月山塘康养酒店等百余家业态。“一个景区融合了两地风情,活动丰富精彩!”游客们对景区环境和农文旅活动赞不绝口。
这是委员们奔走在景区各个角落的履职成果。张天伦委员将闲置的猪棚改造成网红民宿“者舍”,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殳浩丞委员让非遗火了起来——将糟蛋生产非遗技艺展示基地落户老街,规划中的4400平方米园区里,生产车间、展销区、研学活动区与博物馆有机融合,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要让生态美真正转化为发展力。”在离明月山塘不远的龙萌湾美学村落,陆键委员努力营造乌托邦式的理想田园生活:黑白建筑与流线型屋檐相映,水母风铃伴流水叮咚,“希望让游客在这里享受乡野中的美学。”
“服务为民无边界,委员们的履职脚步已跨越地域。”广陈镇委员履职小组组长毛夏平说。
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去年8月,平湖市政协围绕“加快推进农博汇项目建设,打造服务长三角地区农产品流通重要平台”开展专题协商,在市政协和广陈镇委员履职小组持续推动下,目前,总投资10.3亿元的长三角农博汇项目已展露轮廓,预计今年10月竣工。
爱的暖流穿越千山万水。毛夏平委员牵头的“爱在大凉山”公益项目,已为四川大凉山留守儿童送去3000余件物资、310套校服,结对10户困难家庭。张天伦委员在四川茂县开出“茂县文创好物”小店,羌风书签、民族玩偶等文创产品,让古老羌文化走出大山。
履职为民无止境,怀着爱与责任,他们步履铿锵……
通讯员 毛夏平 牛达钰
本报记者 蒋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