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炳
青年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做图书管理员时,倾心研究数学。一天深夜,他在研究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中的它利问题时,忽然发现了令人难以觉察的舛误。究竟是数学名家的笔误,还是自己知识浅薄?他彻夜不眠,反复验算,终于确信自己的见解有助于改进它利问题。于是,提笔写成一篇论文,并附了一信,谦和地对华罗庚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
华罗庚细细读完陈景润的论文和书信,不禁兴奋得拍案惊呼:“太好了!”自从1941年他的《堆垒素数论》以中文和外文版问世以来,不知经过多少名家好手,只听到种种赞美之辞。现在,自己的祖国有位二十出头的初生牛犊提出批评,他只觉得喜出望外。
1956年,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全国性的第一次数学讨论会。华罗庚走上讲台,他不是来宣读深奥的数学论文,而是庄严宣布:一位青年数学工作者给他寄来了论文,对他的《堆垒素数论》中的它利问题提出商榷,弥补和改进它利问题。这一消息,立即震动了整个讨论会。
这位虚怀若谷的数学权威建议:接纳陈景润参加数学讨论会。接着,又执意推荐,把陈景润正式调来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不仅如此,华罗庚还把陈景润安排在自己身边。从此,摘取数学王冠明珠的道路,就展现在陈景润的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