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雷晓云
委员名片:
赵彰财,遂昌县政协委员、汇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工业废料,常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却是赵彰财带领企业起死回生的致胜法宝。
今年6月,汇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铜锡冶炼废渣酸性氧化浸出真空挥发分级冷凝”成套技术,入选中国科协“攻坚克难案例”。
这项技术成果历经10余年探索,针对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痛点——回收流程长、成本高、高值化利用难等共性问题,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全国有色金属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提供了重要借鉴。
这个科技加持、点“废”成金的故事,始于2013年。
那一年,对于刚刚试生产的汇金公司而言,可谓是刺骨的寒冬。因为铜价大幅下跌,企业流动资金几近枯竭、濒临倒闭。生死存亡之际,赵彰财与股东们夜不能寐,苦苦寻觅一线生机。
无数个不眠之夜的争论和推演,最终锁定了一个充满挑战但前景广阔的方向:从有色金属废弃物中“掘金”——提取锡及稀贵金属。
这条路,没有经验可循,研发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主管研发生产的赵彰财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企业的生路。为此,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5%的资金用于研发,近20%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并与浙江大学等7所高校谋求深度“联姻”。
十余载寒暑,潜心攻坚。企业自主研发的废弃物清洁利用技术,分别摘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荣誉。丽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等10多个产学研平台相继落地扎根。
通过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企业对工业废弃物的年处理能力在十年内提升8倍,经营范围从4大类扩展至6大类。
产能与效率的倍增,转化为亮眼的产值数据:2016年,企业产值突破6亿元;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突破10亿元大关;2024年,产值跃升至16.9亿元。
此次入选“克难攻坚案例”的相关技术,是先后通过10余次小升级、3次大升级得来的科研硕果,不仅能大幅提升生产质效,还拓展了攻坚领域,推动企业产值再攀新高。
尝过生死线上挣扎的“苦”,如今,赵彰财肩上的社会责任更强了:不仅要继续做强企业,而且要助力遂昌走上“吃废料、产真金”的绿色循环经济之路。
为此,他除了每天雷打不动到企业车间外,更把视线放远到遂昌经济开发区一线,积极助力解决发展痛点。
针对云峰街道人口集聚带来的交通压力,他深入调研,提交提案力促道路安全提升和路网科学规划;聚焦企业用能成本问题,他积极建言多元化渠道降本增效;为破解企业用人难,他提出多条事关人才引育留的务实建议……在他的持续助推下,东城共富核心区块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顺利完工,开发区内交通安全设施不断完善,遂昌生态工业平台高质量发展有了更优保障。
身为政协委员,赵彰财始终怀揣一颗赤子之心,积极回馈父老乡亲。2021年,他推动公司设立“遂昌汇金慈善基金”,至今已投入超百万元用于社会公益,让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江河。
他还是公认的“助学达人”。2020年起,通过县慈善总会,他持续帮扶困难学子,截至目前,已资助学生超过30名,半数以上受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做强企业创造财富,投身公益赠人玫瑰,这条路,赵彰财走得越来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