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林延锦 本报记者 何于盛
盛夏时节,开化县华埠镇许家源村清水鱼共富工坊里,村民余日财忙着给鱼儿投喂饲料。“县政协委员夏妙冰帮我们对接了城里的酒店,清水鱼销路不愁了!”他抹了把汗,高兴地说。
距离许家源村约8公里的昌谷村,小香薯共富工坊负责人徐群忠也喜上眉梢——通过县政协委员刘海燕的牵线搭桥,电商团队进驻工坊,月销售额突破20万元。
一个个生动的共富故事在钱江源头精彩上演。近年来,开化县政协扎实推进“协力共富”行动,探索打造“谋、聚、引、联”四位一体履职体系,积极构建一个核心目标、六项工作任务、多场履职活动的“1+6+N”工作机制,用心用情助力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产业支撑。今年,县政协紧扣“源头同心助共富”主题谋划开展“百名委员助力百个共富工坊”活动,围绕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等,探索推行“委员-工坊”常态化结对帮扶机制,切实助推共富工坊提档升级、基层群众就业创业。
按照活动部署,116名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与全县102个重点共富工坊结成紧密帮扶关系,每位委员每月至少深入工坊一次,察实情、谋良策。
翻开县政协委员王亮的记录本,密密麻麻记着过去数月走访的点点滴滴,最新的内容这样写道:“已助解多个难题,接下来着重关注渠道拓宽、效益增长等环节……”
在芹阳办事处小桥头村“云创”电商直播共富工坊,主播徐益民正在进行直播前的准备。“多亏县政协的电商直播服务组,现在打光效果好了许多。”他指着新安装的补光灯说,“县政协委员王建华不仅对接提供专业设备,还帮助培训了10余名村民协助直播,工坊季度销售额增长了约70%。”
为更精准帮扶共富工坊,县政协立足实际成立产业赋能、电商直播、定向招工、来料加工、品牌带动、法律服务、素质提升等7个专业服务组,在发展规划、渠道拓展、技术升级、品牌打造等方面提供“组团式”服务——产业赋能服务组助推华埠镇“红色七一”共富工坊与企业达成代加工协议,新增50个就业岗位;品牌带动服务组帮助池淮镇“金叶子”共富工坊设计文创包装,推动品牌化发展;素质提升服务组与团县委等联合推出“崇学青年夜校”公益培训活动,助力800余名青年掌握茶艺、电商等方面技能,切实带动就业创业……
在“百名委员助力百个共富工坊”的积极推动下,今年以来,全县共富工坊新增就业岗位逾200个,工坊经营户均增收约1.2万元,累计为工坊助解技术、资源等方面难题80余个。
从山涧溪流的清水鱼跃动,到直播间里火热的农货销售,开化政协以“委员沉下去、资源聚起来、共富实起来”的生动实践,书写了助力共同富裕的高分答卷。县政协主席余尧正表示,将持续深化推进“源头同心助共富”活动,让更多履职成果惠及钱江源头的万千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