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拍摄一朵超级云

日期:08-16
字号:
版面:04版: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甲乙

  拍摄风景是我的日常爱好,尤其着迷于四季云霞。这次偶遇了一朵浓积云。

  从《云彩收集者手册》得知:积云呈棉絮状,云底平坦,总在晴朗的日子慢悠悠地从天上飘过。积云通常形成于天亮后的几个小时,又在日落前消散,这是因为积云形成于上升暖气流上——当地表空气被太阳加热之后会上升,形成我们看不见的气柱。在不稳定空气中,明亮清晰的花椰菜形态积云会向上生长,它们能从小小的淡积云发展成中积云,再发展成最大的积云形式——浓积云。

  平常天气,云彩边形往往不那么清晰,拍摄有难度,而浓积云的出现会让拍摄者热血沸腾,得偿所愿。入夏以来,接连出现几场雷暴天气,风雨过后天空湛蓝如洗,浓积云便开始从天边显露最初的面容。

  傍晚,我在公交车上看见东北天际生成了一朵巨大的浓积云,其体状差不多顶天立地,云头气势磅礴,突起在天穹之上,侧逆光的云边灼亮,形态还在不断向外扩张。这壮丽的场景真是难以言说,让我呼吸都变得急促了。可惜云的下部给地面草木、楼宇等物体遮挡,看不清全貌。我在晃荡的车上一时也无法拍摄。

  为这朵超级云朵所兴奋,随之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意愿:跑到远处旷野中,以大地河流为依托,完整地拍下云的气势神采。

  按以往的经验,我很担心“风起云散”。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我急急忙忙在减河桥附近下车,一路小跑上到桥面。再看那朵浓积云,已经缓缓移向东南,接近潮白河上空。由于阳光正面照射,云头泛动着白银般的光泽,仿佛是一双美目注视着我,仁慈温煦又意味深长。也许这是一朵有神性的云。

  但是积云的下端依然看不全。我不想留下遗憾,于是抄近路奔向减河与潮白河的交汇处。半途经过一道土岗子,我快步登上高处,眼前一下子空旷了很多,巨大的云朵似乎猛然被推到我面前,云端披盖着湛蓝的天空,雄奇如山峰耸立。云朵在不断膨胀扩大的同时,还在缓缓地自转,让每一处夹角都给斜射的阳光检阅一次,然后抖落了光影,沉浸到透明的暗云中去了。

  土岗下有大片湿地,生长着菖蒲、紫柳、灯芯草、千屈菜等,一眼看去绿波荡漾。这里以前曾经众树成荫,近年由于气候环境变化,河水淹浸,树木大多朽亡。只是视野空间中还残存几棵树,仍然影响了拍摄。

  我从湿地边缘绕行,继续朝着云的方向走,眼前还有树木横亘在我和云之间。快行半个小时到潮白河边,河水一片波光夕色,浓积云就堆聚在对岸的上空,云头拱起形似一顶古代士人的幞帽,云身经夕晖映射像披戴了金色盔甲。

  天地间豁然开朗。现在我可以完整地观察和拍摄这朵云了。

  对岸有潮白陵园的三座安息塔,云朵正在塔尖的上空。逝者之塔和耸动高天的超级云朵组合成一个画面,涌动和肃穆并存。

  我仰望着云,边走边拍摄。云在我眼中越来越大,渐渐心目间只有这朵云了。这是顶天立地的一朵云。一座云山,一摞天篷,还是一个巨型的大肚罗汉,一个宇宙中旋转的呼啦圈。恍惚中,我似乎也登上了云端。

  沿潮白河岸走出很远,云的角度不时变换,河水、堰坝、护栏分别出现在云的下方。河边有野餐和钓鱼的人,他们面对着河,也面对云朵倒映在河水中的巨大云影,影绰迷离。河风吹动的蒲草尖梢,似乎扫着了云尾。

  我将岸边渔人作为拍摄的近景,衬托那朵云的硕大无朋。暮色苍茫,云朵随着镜头在动,显得更加雄伟圆浑。当我上到潮白河大桥,感觉几乎和云贴身存在,交互拥有。云仿佛穿透了我,让我披上了云的羽毛。

  没有风,云朵亘古般安然,让我的心也异常平静。这样的时刻让人生饱满。

  或许今夜唯有这朵云。归途中,云在我的身后不舍离去,云形拉长了,成为瓠瓜葫芦状。在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中,它幻化成一艘渡向彼岸的金色舟楫,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