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约会弹窗”
要关更要“剜”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03版: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郭元鹏

  微观点:唯有既清理表面的“窗口垃圾”,又剜除深层的“利益毒疮”与“制度腐肉”,才能还网络空间以清朗。

  日前,一男子因轻信刷单约会,被骗7万余元。这则新闻,撕开了“约会弹窗”的伪装。因为它早已超越扰民的“数字牛皮癣”,变为精准引流的诈骗“毒饵”。面对这类乱象,被动“关窗”远远不够,必须顺着这扇“窗口”,揪出并剜除其背后侵蚀网络生态的“脓疮”。

  “窗口”之狡,精准拿捏人性,钻营监管缝隙。“约会弹窗”的狡猾,在于它精准直击人性弱点,并游走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它以“交友”“福利”为糖衣,用极具诱惑的文字图片作钩,诱使用户点击。一旦上钩,便层层设套:从“充值会员”获取资格,到“刷单返利”制造甜头,最后以“操作失误”“补单解冻”等借口将受害者拖入深渊。徐先生的遭遇正是典型:先以“免费”卸下防备,再用“返利”刺激贪欲,最终骗取钱财。这种“复合变异”模式,比传统诈骗更具迷惑性。而弹窗的“精准推送”,更让诈骗得以高效锁定目标,危害倍增。

  “毒疮”之深,暗藏在灰色产业链条,潜藏于畸形利益共生。需警惕的是,这扇“窗口”背后往往连着一条盘根错节的灰色产业链。从弹窗广告的投放平台、色情软件的开发运营,到诈骗资金的洗白流转,每个环节都在分食受害者的血肉。一些平台为流量与收益,对弹窗内容审核不严,部分技术公司则为诈骗提供“精准引流”服务,按点击量牟利。这种“平台逐利、骗子行骗、用户受害”的畸形生态,正是滋养“毒疮”的温床。若不连根拔起,此类弹窗必如韭菜,“割”后复生。

  根治之道,在于关“窗”堵漏,剜“疮”断根。治理“约会弹窗”,必须“关窗”与“剜疮”并举,打出堵疏结合的组合拳:其一,用户端要技术堵漏。要严格落实弹窗“一键关闭”,严禁“关不掉”“假关闭”等行径,从用户端降低骚扰和误触风险。其二,源头端要监管亮剑,对发布虚假广告、引流诈骗的平台与广告主施以重拳。其三,打击端要深挖断根,要顺藤摸瓜,深挖弹窗背后的诈骗团伙。通过追踪资金链、锁定IP、捣毁技术支撑,彻底斩断整个犯罪链条,剜除“毒疮”本体。其四,机制端要长效清源,须建立长效机制,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将弹窗广告纳入严苛的风控体系;畅通举报渠道,让“问题弹窗”秒下架;加强反诈宣传,用血淋淋的案例戳穿套路,提升全民“免疫力”。

  关掉一个恼人的弹窗,只需指尖一划,但要彻底清除“约会陷阱”及其滋生的土壤,则需多部门协同作战,雷霆出击。唯有既清理表面的“窗口垃圾”,又剜除深层的“利益毒疮”与“制度腐肉”,才能还网络空间以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