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日前,绍兴市政协举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市委书记施惠芳与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等,聚焦创新驱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面对面深入协商。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市委会主委俞平提出,以“科技+金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完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
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会主委凌芳建议,放宽要求、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支持银行开发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着力补齐资金短板。
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会主委陈德洪建议,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探索实施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科研组织模式,建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
围绕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市委会主委徐泳认为,要健全激励引导、人才培养、兜底保障机制,提升企业在科技项目形成、组织和资金配置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张宪疆提出,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建设全链条贯通、一体化运作的创新成果转化数智化平台,完善技术转化双方利益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
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张来波建议,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一流学科等发展梯队,形成“教育培养人才、人才致力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反哺教育”良性循环。市政协经济委主任钱增扬建议,建立造血型激励体系,在研究院产业园区规划、知识产权保护、创投基金设立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主席、华联集团董事长徐爱华提出,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持专业化机构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工业设计、流程再造、智能生产等服务,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群。
市政协委员工委主任王少军提议,探索具有绍兴辨识度的教科人融合贯通绩效评价机制,培育“科学家+工匠+企业家”人才方阵,聚合形成研发、管理、销售等多层协调的企业人才生态。
施惠芳充分肯定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成效。他表示,做深做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事关高质量发展。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始终同市委保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画好最大同心圆,找准工作发力点,练强履职基本功,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中扛起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市政协主席张新宇表示,要力行“六干”要求,树牢“五心”、弘扬“十风”,深化“知行政协·越系列”建设,通过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方式,助力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在主动服务中心大局中更好彰显“政协智慧”、发好“政协声音”。
本报记者 郭舒韵 通讯员 宋陶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