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明
刘文典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时,讲课总是别出心裁,自成一格。当时,联大形成一股《红楼梦》热,对红学素有研究的刘文典决定亲自披挂上阵。那晚的讲演地点安排在一个小教室,随着听众越来越多,刘文典建议改在联大图书馆前的广场,“那里宽敞,讲演时也能放得开。”由于经常停电,讲台上已燃起了烛光,摆着一副桌椅。
烛光摇曳中,但见刘文典身着长衫飘然而来,如仙人降世般在桌后落座。这时,一女生赶紧斟了一杯茶,刘文典从容端杯饮罢后,象征性地清清嗓子,而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道出了他的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仙桃只吃一口——就行了啊!”接着,又自信地大声说道:“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讲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讲过!我今天讲四个字就够了。”说罢拿起粉笔,在旁边架起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扭头环视四周,刘文典慢条斯理地问道:“为何我要专写这四字,其中必有隐情奥秘所在,有奥妙啊!”见众人皆为这一噱头提起了精神,纷纷仰脖踮脚等着听“下回分解”时,刘文典却小饮了一口茶水,搬开架势,破译起了“蓼汀花溆”四字的密码。刘文典讲解道:作为皇妃的贾元春还在贾宝玉、林黛玉情窦初开时,就不赞成二人相爱。《红楼梦》第十八回写贾元春回家省亲,看到大观园中各处山水楼台的匾额都点头称许,唯独看到“蓼汀花溆”四字便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贾政听罢,即刻令人改换。贾元春为什么要留“花溆”,而独去“蓼汀”?这是因为“花溆”的“溆”字,其形似“钗”,其音似“薛”;而“蓼汀”二字反切就是“林”字。由此可知,贵为皇妃的贾元春在省亲时,就暗示她属意的是薛宝钗而非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