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口味

日期:08-09
字号:
版面:04版: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金问渔

  那天去附近的一家水果连锁店购西瓜,瞧见花花绿绿的水果旁还摆有糕点卖,其中有嘉兴新塍苏式月饼,便顺手买了筒椒盐的。小时候喜吃广式月饼,就如人相交第一眼看颜值,端庄、焦黄的表皮,其上还有各式花纹,比起一碰就窸窣掉渣的苏式月饼,哪个小孩会不选它?现在,看到广式月饼却敬而远之,随它标价几百元一盒还是几千元一盒,都不再关心。套着精美考究的盒子,不管什么品种,里面的馅料都是一团糖浆,食之无味、弃之浪费,作为职工福利,公司偏偏还年年中秋发,唉,真是拿了也不谢。

  年过五旬,阅历不断增长,口味不知不觉也在改变,有的甚至是乾坤颠倒,原先喜欢的现在厌恶了,原来鄙夷的现在觉得可口了。首先当然是心态的原因,其次是食材本身的问题。比如广式月饼,幼年时馅料还是货真价实的,吃金腿月饼好歹能咀嚼到一两粒芝麻大小的火腿肉。也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变革”,报道说“广式月饼传统馅料以转化糖浆为特色,现代工艺则通过淀粉复配糖浆实现降本增效”。我想,这或许要打上一个问号,对任何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创新,都要保持一种警惕,不能把灵魂给创没了。反观苏式月饼,瓜子仁、核桃仁、红绿丝、冬瓜糖……不玩套路的馅料,不变的传统工艺,尽管只在外面用油纸简单卷成一筒,反而渐渐成为个人月饼消费和中秋节礼尚往来的主流,不少企业的月饼发放也已放弃广式选择苏式。

  小时候,奶奶常烧“冬菜夹肉”,外婆呢,常做“盘肝油烧萝卜”。猪的盘肝油应该就是猪网油,是猪胃部与横膈膜之间分布的网状脂肪,无猪板油的香味,反而有股淡淡的臭味;冬菜呢,是我们老家以芥菜或榨菜叶为原料的水腌菜,看到它与猪油油花一起漂浮在碗口,心里也随即起腻。所以,煮熟的萝卜和冬菜,还有“蒸三臭”中的“臭苋梗”,我年少时碰都不碰的。前些年有一次参加文学活动,晚上住宿钱塘江畔的民宿,次日早餐吃米烧粥,主人捧上一碟姜黄带黑的菜肴,咸菜不像咸菜、梅干菜不像梅干菜,说是油爆汪菜,我知道汪菜就是冬菜,此时也没有其他的佐餐物,闻着挺香,就试探性稍夹了一筷浅尝,嘿,味道还真是不错,从此接纳了冬菜。现在,萝卜炖排骨和臭苋梗偶尔也会吃上几口,以免老婆抱怨。

  人知天命,很多事看开了,很多年少时的执念消弭了,谈不上大彻大悟,却终究能够不被表象所迷惑,也学会了顺其自然和向生活妥协。我想,对于食物的选择,也大抵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