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今年春节假期,衢州全域接待游客266万人次,同比增长17.8%,增速居全省首位;“五一”假期,衢州全域旅游综合收入约16亿元,古城文化旅游区日均到访人数位列全省前十……近年来,衢州坚持“主客共享、景城融合”,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图景,“引客入衢”的虹吸效应持续显现,一组组靓丽的数据生动诠释三衢大地文旅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文旅产业如何加速发展再拓新局?今年,市政协紧扣“推进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加快发展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开展课题调研,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广纳意见,形成19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日前,市政协围绕该主题举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7位政协委员带着调研的温度和思考的深度,积极建言献策。这是市政协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连续第三年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
市政协副主席汪晖代表课题组建议,在融合文化科技、赓续传统文脉、活化文物文博、守护文化遗产等方面聚焦发力,以新业态新模式打响高端服务业品牌。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孔令立提出,构建“核心-广场-全域”沉浸式体验网络,按不同游客群体分层制定祭孔体验方案与活动载体,借助多元传播手段,进一步提升南孔文化品牌的辨识度。
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徐寅波代表民盟市委会呼吁,实施遗址复活工程,引入科技元素推出“书院+”文化场景产品,让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书院在创新发展中重归大众视野。
衢江区政协副主席姜文军代表区履职小组建议,深挖考古新成果“皇朝墩”遗址的内涵,通过科技赋能、分级保护,构建遗址持续利用新范式,结合考古活化、沉浸体验等项目开发,打造稻作文旅IP。
聚焦山水生态旅游“破圈”,市政协委员、开化县政协副主席方金菊代表县履职小组发言:“开发推广数字服务系统,充分发挥钱江源头生态资源优势作用,探索打造人机互动体验环境,让衢州的绿水青山在科技加持下更具吸引力。”
“加快解码‘赵抃文化’,将其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络。”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柯城区航埠小学副校长刘迪婷代表区履职小组提出,谋划建设赵抃文化园,成立“赵抃研究会”“赵抃文化研究联盟”,促进历史名人资源进一步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龙游县政协主席吴剑锋代表县履职小组建议,推出一批写生主题路线,引育一批专业复合人才,制定一批专门扶持政策,加快推动“写生经济”成为文旅融合新的增长点。
副市长徐利水表示,将全面吸纳金点子、好创意,系统研究制定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动多领域创意力量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更多突破性新业态、创新性新产品。
“文化与科技在交织碰撞中迸发文旅新活力与新机遇。”市政协主席方健忠说,要坚持与市委市政府同向共进,持续聚焦文旅融合发展集智聚力,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的新范式,躬身衢州古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履职实践,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全域旅游桥头堡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力量。
通讯员 胡夏菡 本报记者 何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