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在泥泞深处扎根

日期:08-05
字号:
版面:03版:浙江潮       上一篇    下一篇

  □彭胜发

  小时候,我见着烂泥就厌弃而远之,那黑乎乎、黏糊糊的泥浆,沾在衣服上洗也洗不干净,踩在脚下,又湿又滑,不小心便跌个跟头。每逢雨天,路上处处是泥洼,每每踮着脚尖,像跳格子般小心翼翼,却依旧常陷进去,拔脚出来时,鞋子早已糊满厚厚的一层泥,沉甸甸的,拖着脚步,狼狈不堪。

  后来稍长些,随大人下田劳动,才渐渐觉出了泥土的另一种滋味。大人卷起裤腿,赤足踏进泥中,沉稳地插秧、除草。我也跟着学,泥水冰凉,脚底触着滑腻的软泥,脚趾缝间滑过泥浆,竟泛起一种说不出的奇妙感觉。那些绿油油的秧苗,深深扎根于泥水之中,竟一日日拔高长大,根须在烂泥里钻得越深,枝叶便越显青翠有力,更可于风中挺直腰板。

  种荷时节,我随村中老者学着种藕,更是见识了淤泥的神奇。老农将藕段插入乌黑黏稠的塘泥里,那些污泥泛着些微腥腐的气味,我起初避之唯恐不及。老者却笑道:“烂泥出好藕,你且耐心看吧。”过了些时日,果然见那浊泥里钻出了尖尖的嫩芽,仿佛黑夜中点亮的倔强绿焰,竟渐渐舒展成亭亭的圆叶了。到了夏日,荷花盛开,粉白相间,清丽脱俗,竟是从这黝黑泥沼中挣扎而出,傲然绽放于水面之上,仿佛从幽暗深处举起的明亮火炬。这时才明白周敦颐所言“出淤泥而不染”原是荷的生命里写就的警句——那份清绝风骨,竟是在污泥中一寸寸挣扎着长出来的。

  我豁然明白,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只有经历过风雨泥泞的洗礼,才能扎根坚实。譬如那山间的青松,扎根于石缝之间,傲然挺立,风雪愈烈,其根便扎得更深,其干便挺得更直。郑板桥诗里也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青松的筋骨,正是经受了千磨万击的锤炼,方才在乱石之中磨砺出这般坚韧来。

  如今,每每看见有年轻人对生活里的艰难畏葸不前,我便不禁心生感叹:生活何尝不是一片深不可测的泥泞?若只贪恋岸上干净,畏首畏尾,不愿被污泥沾染一丝一毫,那生命的根须便只能浅浮于表面,终究难敌狂风骤雨。风骨原是生于泥淖深处的,越是扎得深,越是承受得住风霜的考验;那些真正能支撑我们挺立的东西,并非来自云端轻飘的幻想,而是扎根于脚下这片混沌、沉重却无比真实的大地之中。

  唯有俯身泥泞,在生活的浊浪里深深扎根,方能于风雨飘摇中站出属于自己的风景。当我们在尘世的泥淖里深扎下去,生命的茎干反而被托举得更稳、更直——因为浊泥中的深根,才是支撑我们挺拔立于世间的唯一支点。